周黑鸭去年利润跌幅超九成,深层原因或致业绩“黑脸”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珊
2022年业绩难做,但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周黑鸭(01458.HK),竟然能把净利润几乎跌没,甚至比2020年还差。继绝味食品、煌上煌之后,2月13日晚间,上市公司“卤味三巨头”中的最后一位“周黑鸭”也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降幅超九成。2月15日,截至收盘,周黑鸭股价已连续两日收跌。
跌得最狠
结合近期绝味食品、煌上煌发布的业绩预告,上市公司“卤味三巨头”在2022年业绩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但周黑鸭下滑更猛。
根据周黑鸭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报告期内总收入同比下降20%左右,2021年公司总收入为28.7亿元。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3.424亿元,同比降幅超94%。
对于业绩下降,周黑鸭解释称,“主要由于2022年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客流骤降,同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集团部分门店在报告期间存在暂时停业情况,对集团销售及利润均造成一定影响;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端压力增加;及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本集团利润亦受到较大冲击”。
业绩预告披露后,周黑鸭股价连续下挫。截至2月15日收盘,股价收于4.15港元,连续两天收跌。周黑鸭的情况,市场似乎早有预感。一个多月前,周黑鸭股价突遭重创。1月11日,开盘后周黑鸭股价快速下探,盘中一度跌超25%,最终收跌22.95%,市值一天内蒸发约3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1月13日,周黑鸭股价创近期新低至3.98港元,市值一度跌破百亿港元。实控人周富裕、唐建芳夫妇身家也大幅蒸发。
深层原因
周黑鸭给出的“疫情影响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理由,并未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认可。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只是影响业绩的部分原因,深层次因素或为周黑鸭的经营模式出了问题。
“周黑鸭的大本营在武汉,2020年武汉遭遇疫情冲击时,周黑鸭发展十分困难,当时全国关闭了约1000家门店。即使如此,当年营收还有21.8亿元,净利润也有1.51亿元。”谈及深层次问题,该人士分析称,虽然周黑鸭在2020年已放开了单店特许经营模式,允许加盟,但发展并不顺利。在门店规模上,甚至不及行业老三煌上煌。
记者梳理发现,在加盟条件上,周黑鸭曾出现“妥协”。早在2019年,周黑鸭就提出了开放加盟,当时门槛很高,定有“四有标准”,其中一条标准是“具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能够持续高质量开发和拓展市场。”资料显示,起步资金要不少于500万元。由于门槛过高,加盟者寥寥。在2020年,加盟门槛出现调整,标准降低至“拥有优质的铺面资源三年以上稳定租期,自有资金30万元以上”。
周黑鸭2022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周黑鸭已在全国拥有3160家门店,其中约42.5%的为直营门店,共1342家;约57.5%的为加盟门店,共1818家。加盟店数量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890家。不过,从收益贡献比例看,加盟渠道不及自营。其中,自营门店占49.2%,线上渠道占19.1%,特许经营占28.3%,其他占3.4%。
价格太高?
此外,门店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周黑鸭产品价格的下降。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直言,周黑鸭价格有点高。记者体验发现,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地铁站附近的鸭货店为例,周黑鸭的200g装的鸭脖,单价29.90元。而绝味推出的相同重量的黑鸭鸭脖售价仅 22.60元。“价格差7元,已经可以省出一杯饮料。如果味道相差不是太多,我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一位年轻消费者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也有消费者称,作为湖北人不买周黑鸭,也是因为价格高,一盒酱板鸭没几块肉就要48元。不如去买其他品牌。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周黑鸭客单价维持在60元以上,2018年达到63.66元。2021年客单价虽有所回落,但也达到了57.80元。相比之下,绝味食品和煌上煌的客单价在25元至35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周黑鸭店面大幅增加,但营收和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说明周黑鸭单店的营收和净利润在大幅下滑,投资者看到店面盈利能力下滑,对投资周黑鸭的店面肯定也会更加谨慎。进而或影响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周黑鸭未来预期的判断。
不过,周黑鸭近期发布的公告提到,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高管团队稳定,且近期控股股东未有任何处置公司股票的计划,2023年目标为努力实现2亿元或以上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