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柏科技)这家看着不算起眼的公司已经凭借其在光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伴随数智化转型奔赴IPO之路。
“最初我是做产品代理挖掘了第一桶金,深入这个行业后我发现光通信线缆生意有可观的利润,更有一定的门槛,我就想自己做生产。”思柏科技董事长陈伟旭在谈到如何从小企业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时,分享了其在数智化发展中的成功“秘笈”,也对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出建议。
采访思柏科技让我看到了广东制造企业的踏实奋进和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公司创始人陈伟旭关于民营企业数智化发展的建议,更让我意识到,广东相关部门还需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助力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广东制造业在数智化转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江苏相比,仍需学习其先进经验以更上层楼。”
江苏在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精准且有力的措施,同时政府在资金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例如,江苏出台《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智能工厂。
此外,江苏还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这些措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虽然,广东通过 “链长制” 和社会资本引导推动转型与江苏依托 “诊断评估 + 分级示范” 模式,强化政府主导的系统化推进的模式并不相同,但笔者认为,在广东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进程中,也许还应借鉴江苏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数字化改造方面,只有更落地的举措,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文|记者 孙晶 董鹏程
视频|记者 董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