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的“2025菁英实习计划”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争议。该计划声称可为客户子女提供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等知名企业实习机会,条件为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500万元以上,且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5月27日,兴业银行就此事回应称,近期该行私人银行部推出的菁英企业实习计划,引发了公众关切和媒体报道。该行对该项目在推广中表述不完整造成的误解,深表歉意。
据兴业银行介绍,此项目是其私人银行部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由第三方机构执行。第三方机构通过公开渠道收集优质企业的实习岗位信息,推荐给客户,并提供职业能力评估和培训辅导等服务,帮助申请人更好地匹配实习岗位需求,而最终能否获得实习机会,由面试企业决定 。
不过,鉴于该项目引发较大争议,经审慎评估,兴业银行已暂停该项目。
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后,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认为,这种以存款金额作为获取名企实习机会的条件,有失公平,可能会让实习机会成为有钱人的专属,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有网友指出,私人银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一些增值服务虽较为常见,但将实习机会与存款金额挂钩,还是挑起了公众情绪对立,属于明显营销失当。
5月27日稍早前,针对网传“通过银行大额存款可获得字节实习机会”的消息,字节跳动招聘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相关传闻均不属实,字节实习岗位录用均需符合公司业务招聘需求。
此外,据财联社等媒体的报道,实习计划名单中的多家头部券商沟通,对方均表示与兴业私行无上述相关合作。
中信建投证券也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公司未与任何其他第三方建立任何形式的内推简历合作关系,不存在“保过”“留用”“付费内推”“付费实习”“兼职”等方式 ;亦未编辑或出版任何招聘考试参考资料,未向任何机构提供校园招聘考试资料和信息。
有金融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头部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大厂对实习管理非常严格,官方是唯一正规渠道。此次兴业银行“存款换实习”事件,也引发了大众对于实习机会公平性以及金融机构增值服务合规性的讨论。
文|记者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