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沉迷打造“健身”人设,肌肉是新的商界名片吗?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杭莹、王丹阳 发表时间:2025-05-22 11:35
金羊网  作者:杭莹、王丹阳  2025-05-22

当75岁的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赤膊上阵”秀出八块腹肌,手中拿着公司旗下的抗衰老新品时,网友的第一感受就是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根据福布斯富豪榜最新数据,刘革新个人财富约122.6亿元。

当这位百亿富豪“输液大王”亲自为产品站台引发社交评论热潮后,当下席卷商界的“企业家代言狂欢”达到了戏剧性高潮。2012年,聚美优品老板陈欧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成为时代热梗。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什么时候开始,企业家圈子里纷纷流行起“我为自己代言”了?


代言人力度不足了?企业家要打造自己的IP

无论是当下被年轻人追捧、被一众车圈大佬“像素级模仿”的雷军,还是71岁的古早级“流量女王”、至今只要一开口说话就能登上热搜的董明珠;再到翻山越岭后74岁的王石高空跳伞开卖528元/碗的“总裁碗燕”和70岁百亿身家的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在视频号上跟打工人分享“36年只坐经济舱”的秘诀,企业家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激进姿态,将肉身化作流量武器。

在这股企业家浪潮背后,一场传统巨头如何更“年轻化”的品牌博弈也在悄然上演。

以3月为例,从默默无闻到“海尔老总”到海尔周云杰,仅仅用了20天,海尔掌门人周云杰就喜提20个热搜。即便是被网友调侃热搜常客的女艺人赵露思,处于风口浪尖之时恐怕也就这个热搜频次了。

同是3月,一条美的“打造企业家IP”的招标函在网上流传。根据招标函内容,美的计划招募优质的供应商,打造专业、可信、有温度的个人IP形象,输出高质量的行业观点、管理理念。

此后,海尔、美的高管在社交平台“出道成团”,从分享园区咖啡打卡点到阿尔卑斯山下漫跑,从公司楼下“数车牌”再到非洲风沙中探厂,都在用力“年轻化”接地气。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企业家IP并不是一个新鲜出炉的小众冷门赛道。

早在1985年,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就因为当众砸毁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而成为第一代“网红企业家”。而在几年前,周鸿祎、俞敏洪、罗永浩、张朝阳都曾经以直播、短视频甚至物理课的形式活跃,为自家代言。

一直在背后指点江山的企业家纷纷走向台前,当然还是有利可循。今年一季度,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3%,其中新兴市场增长势头较猛,南亚、东南亚、中东非分别同比增长超30%、20%、50%。而去年,海尔智家海外营收为1438.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43%,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过一半。

在泼天流量的背后,是泼天的富贵。

企业家都沉迷打造健身人设?

从马斯克开始,中外的企业家,尤其是男性企业家,似乎各个都下一秒就要去参加健美比赛。大佬们继卷财富、卷地位、卷技术、卷寿命之后,又开始卷身材了。

前有出了名的“自律狂魔”苹果CEO蒂姆·库克,每天5点准时晨练,后有王石登顶珠穆朗玛峰,三七互娱董事长李逸飞数次挑战全马,清晨6时56分晒健身照上热搜的雷军,健身、跑步,似乎好像企业家们以前能凌晨4点起床赚钱,现在就能以同样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执行力来进行身材管理。

在雷军这里,健身场景完美契合了小米“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极客精神,是雷军奋斗者的镜像折射,而企业创始人以54岁的年纪进行身材管理,“逆年龄”叙事更能强化品牌生命力感知。

或许更重要的是,健身话题容易突破科技圈层,切入健康、时尚领域,吸引女性及银发群体关注,小米用户画像显示,2023年45岁以上用户占比同比提升9.2%。雷军、库克的健身分享都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小米、苹果的智能健康产品。刘革新以75岁高龄的健美形象现身,直接为其子公司科伦永年推出的高端抗衰产品“麦角硫因胶囊”代言,直观传递产品“抗衰”效果,形成了“以身证效”的营销冲击力。

效果也很明显,小米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总收入为人民币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达272亿元,同比增长41.3%,两项核心财务指标皆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小米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跃升至16.8%,超越vivo、OPPO,仅次于华为,成为市场第二。而且在去年全球手机出货量TOP3中,小米是唯一正增长的品牌。

不过,刘革新的健身“带货”,不同于家电、汽车等消费品,而是保健品这样直接关乎公众生命健康的产品,且不论其产品品质是否靠谱,1499元/瓶(60粒)的定价能否被市场接受,仍存疑问。

既是“流量密码”,也能“流量反噬”

与传统明星代言相比,企业家“肉身带货”无需支付高额费用,且更具话题性。这种“以身证效”的营销策略,本质上是将企业家个人IP转化为品牌资产,利用社交媒体时代的流量逻辑,快速穿透消费者认知壁垒。

有雷军、周云杰这样通过健身等形式立人设的,也有刘革新、王石这样直接为自家产品代言的企业家。但值得注意的是,代言虽能快速吸引流量,但也将企业声誉与个人形象紧密捆绑,一旦产品争议爆发,反噬风险陡增。

5月14日,“企业家IP”中的关键人物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最新更改了微博设置,只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评论。这被外界视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流量崇拜褪去,小米对“流量反噬”的应对。

也是在最近这2个月,从高速事故,到限制马力,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涉嫌宣传过度,短时间内“糟心事”接连不断,让雷军个人IP与小米汽车形成深度捆绑的“流量密码”也走到了最难的时候。

此前,小米汽车官方曾宣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雷军曾在直播中也曾提到,“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事实已经证明,小米汽车存在产品质量与宣传的问题,但若非雷军此前人设与舆论让小米的呼声过高,或许不会造成如此之大的反噬。

不仅是雷军,将个人IP与格力深度绑定的董明珠,也因“董明珠健康家”的店铺改名引发舆论不断。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要求员工“不卖隔夜肉”的承诺,让大众的信任值转化成销量,胖东来许昌门店客单价达150元,远超普通商超60元水平。但若非胖东来与于东来被打造出的“流量体质”,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牟取暴利,3万元产品不如其他商家3000元等内容或许也不会被放大至此。

企业家IP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流量收割,也非个人崇拜,而是产品自身“能打”,叠加人格化组织承诺,和消费者建立起信任度与互动化的情感连接。离了用户买单,74岁的万科创始人王石以3168元/6碗的单价代言燕之屋“总裁碗燕”,也是卖不动的。

文、图丨记者 杭莹 王丹阳

编辑:董鹏程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