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穿越地球上最长和最陡峭的峡谷,蕴藏着亚洲最丰富的未开发水资源,其独特的地理特点为水电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25立方米每秒,仅次于长江、珠江,居中国第三位;水能蕴藏量1亿多千瓦,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下游的大拐弯地区,堪称“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短短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汇集了近70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资源,规模相当于3个多三峡电站(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如此巨大的水能资源,一直等待着被合理开发利用。
据新华社消息,此次开工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该工程预计装机规模约6000万千瓦,每年可提供近3000亿度的清洁、可再生、零碳电力,足以满足逾3亿人年度用电需求。这一规模宏大的工程,无疑将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从对中国能源结构的影响来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意义不可估量。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加快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将为我国能源结构注入强大的清洁力量。每年近3000亿度的清洁电力输入,将有效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时,该工程还将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形成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格局,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此外,工程建设将直接带动当地工程建造、物流运输、商贸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创造大量新增就业岗位,提升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西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对接。
文|记者 董鹏程
图|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