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名城保护规划获批,“传统街巷”如何保护?

来源:金羊网 作者:董鹏程 发表时间:2025-07-29 17:53
金羊网  作者:董鹏程  2025-07-29
《保护规划》对传统街巷进行了“分类+分级”的保护策略探索

7月2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批复的相关工作情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张春阳在会后的采访中介绍了《保护规划》在“传统街巷”保护利用上的有益探索。

“广州传统街巷作为线性城市公共空间,与岭南地区气候特征、河涌水系、商贸文化及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城市历史文脉和市民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张春阳说,《保护规划》对传统街巷进行了“分类+分级”的保护策略探索。

在“分类”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广州传统街巷空间肌理、历史文脉、功能形态、界面风格等特色,《保护规划》将传统街巷分为骑楼街、非骑楼特色商街、滨江风貌街、林荫文化街、涌边或涌上盖特色街、传统麻石生活特色街、其他近代风貌街等八种类型。这些类型丰富的传统街巷展示了广州千年营城历史印记,是城市风貌特色的精华所在。

在“分级”方面,《保护规划》依据不同类型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整体风貌、现状尺度、界面特征等因素将其分为三级,落实各类型街巷的整体保护、协调保护、底线控制的三级保护策略,制定类型分级保护指引,明确不同类型街巷的保护重点与控制要素,避免城市更新中的类型混杂与特色消解。张春阳举例说:“对一级骑楼街的保护,强调保护骑楼街风貌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严格保护骑楼街走向、高宽比、断面形式、特色界面、建筑单元的面宽韵律,严禁拓宽街巷,合理保护修缮骑楼建筑等。”

此次《保护规划》对传统街巷进行了分级加分类的精细化的管控指引,以期避免街巷空间的历史文化特色流失。同时注重激发街巷活力的活化利用策略,加强特色业态传承,功能创新发展。“当然,在《保护规划》指引下,还要持续探索传统街巷保护与更新的机制、路径、模式、政策支撑以及制度构建,使“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张春阳补充道。

文|记者 董鹏程 实习生 黄逸晨
图|记者 董鹏程

编辑:许张超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