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以“强科学发现之源、筑材料发明之基”为主题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论坛邀请了全球科技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旨在分享前沿动态、交流科学问题,并推动企业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头号工程,目前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近140万人,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400多个,研发投入已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苟坪提出三点倡议: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范式转型和深化国际合作,以推动更多原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论坛上,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菲利普·戴维·寇茨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材料领域前沿发展趋势、科学问题凝练等议题发表了主旨报告。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等院士就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展开了高峰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论坛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10个材料领域,首次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的“十大基础科学问题”,并邀请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参与解答,以期推动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1、来自纳米材料领域,微纳尺度传感功能材料的增敏与特异性识别策略;
2、来自超导材料领域,超导材料组织性能调控机理;
3、来自未来材料领域,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型材料发现与理性设计;
4、来自稀土材料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成相机理与结构调控方法;
5、来自生物基材料领域,面向纤维新材料的高效生物合成理论;
6、来自钢铁材料领域,极端环境下钢铁材料组织稳定、性能演变与环境相容性机理;
7、来自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多场耦合作用下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弛豫机制;
8、来自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表界面离子/电子传输协同机制与动态结构演变规律;
9、来自化工新材料领域,聚合催化体系与聚合物多级结构作用机制;
10、来自核材料领域,极端耦合服役工况下堆芯结构材料的协同失效机制行为模型。
此外,来自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代表共同发布了“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十条”倡议,倡导各类企业共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全球科技进步。此次论坛汇聚了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高校院所、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单位的500余位代表,共同为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记者 潘亮 王莉 古司祺 刘畅
图|记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