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顶趴着超人公仔该不该罚?社交连接情绪要关注|快评

来源:金羊网 作者:戚耀琪 发表时间:2025-08-28 11:41
金羊网  作者:戚耀琪  2025-08-28
单纯禁止可能效果有限

新快报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家车顶、车尾“长”出了蜘蛛侠、蝙蝠侠、粉红豹、胡迪牛仔。有统计显示,一些车主认为“加装”公仔有助于缓解驾驶中的焦虑,也有降低路怒症激发的概率。广州交警部门和相关法律专家表示,这些迎风招展的公仔看似拉风,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新隐患。交警部门提醒,车尾挂公仔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切勿为追求个性而忽视安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车辆外观的改装和装饰有明确限制。对于在车顶、车尾粘贴或安装玩偶,虽然一些车主认为这只是“装饰”而非“改装”,但法律的核心在于该行为是否影响了安全驾驶和车辆识别。 实际生活中,玩偶安装不牢固,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脱落,对后车造成安全威胁。对于一些硬质物品,更是犹如一枚“小炮弹”。一旦引发事故,车主是需承担全部责任的。

可见,个体的表达自由和个性化需求,必须让位于公共安全的底线。正如前段时间出现的车上人员带恐怖面具,引发同路车辆人员的不适。虽然没有直接带来交通事故,但是造成驾乘人员分心的风险是存在的。警方对于类似问题介入和劝诫,目的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当然,在不构成事故风险的情况下,对驾驶者心理的关怀也是新的课题。当下,在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中,车顶上的公仔确实是一个微型的“自我宣言”。它在向外界传递着“我是谁”的信号,满足了车主对独特性和社会认同的心理需求。它将一个冰冷的机器进行了人格化和情感化改造。一个可爱的公仔常常令周围车辆驾驶者会心一笑,其效果就如许多网红车贴“别追尾,追尾就要嫁给我”一样,具有隐形的社会润滑剂的功效。在减少路怒方面,也可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可见,当私家车越来越成为公司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间时,这种通过车辆进行互动的集体意识就越来越强烈。这种行为也是都市人在匿名、高压的社会环境中,寻求自我定义、情绪管理和社交连接的一种有趣尝试。治理者应看到现象背后的心理需求。单纯禁止可能效果有限,甚至引发逆反心理。

既然如此,监管部门也不妨鼓励车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个性化表达,例如选择个性化的车内装饰、备案的合法改色、不影响识别的创意车牌框、不影响安全气囊的车载玩偶等。或许这也是增进官民和谐的途径之一。

文|记者 戚耀琪

图|AI制图

编辑:董鹏程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