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升级为超级台风,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直逼广东沿海。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单位广东省矿产资源勘查院(以下简称“省矿勘院”)迅速响应,积极落实广东省地质局有关部署,多次开会部署防台风工作,发布详细通知,要求各部室落实防范措施,尤其强调为地方提供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助力抗灾。
全面部署,筑牢安全防线
广东省矿勘院深入贯彻省、厅、局及院内各级台风防御会议精神,要求各部室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克服麻痹思想。据了解,矿勘院省内30个项目均在23日12点前(或按当地要求)停工,做好应急准备,转移人员设备至安全地带,储备3天防腐食物和饮用水。
各部门针对极端天气制定应对方案,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为车辆配齐应急物资并保养,杜绝“带病”出行。同时,对基地、项目部等关键部位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防排水设备畅通,防止强降雨积水;稳固生产施工设备,避免大风倒塌;关闭临时用电线路,防止漏电触电。例如,紫园大厦确保窗户紧闭,防止大风灌入;花都、三水基地加固楼顶和地面临时建筑、广告牌,备齐防洪物资,确保临时建筑和低洼处不滞留人员;韶关基地检查老旧房屋,张贴警示标牌、拉警示带,扩大警戒范围。各项目和生产企业在停工停产前也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强化支撑,助力地方救灾
广东省矿勘院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14个县市区提供台风期间(前、中、后)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
院地灾技术支撑所在地市地质和防御区核查人员,自24日起就地转为技术支撑人员,优化重组或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派出78名技术人员下沉到相关县市,主动与地方联系,积极参与汕尾、阳江等沿海重点区域的地灾巡查、调查和抢险救援。省内其他地区项目也积极响应,与地方沟通,参与技术支撑和救灾工作。院领导将带队驻点指导地灾技术支撑重点地区,充实技术力量,确保及时有效提供技术支持。
据统计,截至24日14时,广东省地质局16家局属地勘单位受委托提供地灾防治技术支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111个县(市、区)以及6个经济功能区。全局共派出242个三查分队,技术人员642人次,巡、排查地灾点1071处,协助地方政府转移群众1000余人。
加强领导,严格值班值守
23日起广东省地质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三防责任,落实属地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局属各单位设24小时值班室,配备应急车辆,安排值班员和带班领导,应急和专业技术人员随时待命。同时,强化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上报应对情况,紧急情况边处置边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面对台风“桦加沙”,广东省地质局全体职工众志成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防范和技术支撑工作,彰显地质人的担当,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文 | 记者 严锦程 通讯员 邓晓春
图 | 广东省地质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