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来袭,茂名市电白区沙琅、罗坑、观珠三镇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牵动人心。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顶着狂风暴雨,穿梭在隐患点与风险点之间,用专业技术为群众安全筑起“防护盾”——他们就湛江地质调查中心技术员黄梦祺、吴玉婷、林仁智组成的应急技术支撑小组。
暴雨中的“逆行者”:3天走遍三镇转移风险点人员
9月23日清晨,茂名市沙琅镇鱼花村委丰文村的地质灾害风险点旁,黄梦祺蹲下身,手指拨开地表的风化土,仔细观察土壤含水量和松散程度。“这里土层含砂量高、黏聚力差,强降雨后极易崩塌滑坡。”她一边向同行的镇干部解释,一边快速在核查表上记录数据。当天,在她和团队的技术支撑下,该风险点的受威胁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午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康兴街铜鼓岭——针对正在治理的隐患点,技术团队结合地质特性提出临时防护建议,直到最后一名受威胁人员撤离,他们才松了口气,此时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工作服。“只要大家安全,这点累不算什么。”黄梦祺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又和同事们商量起下一轮巡查路线。
党员带头冲:把“三查”工作做细做实
“雨前排查要‘细’,不能漏过任何一个隐患;雨中巡查要‘快’,发现问题立刻反馈;雨后复查要‘全’,确保风险彻底排除。”作为32岁的党员,黄梦祺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台风来临前,她和吴玉婷、林仁智用3天时间走遍三镇,完成地质灾害防御区内风险点隐患点核查,摸清每一处风险点的位置、特性;降雨期间,他们24小时待命,接到通知就立刻出发,哪怕山路泥泞难行;遇到村民对避险知识不了解,他们用“土办法”向群众讲解:“看到山体裂缝、石头滚落等现象,就要赶紧往开阔地方跑,记得远离沟谷!”
暖心后盾:组织关怀让一线无后顾之忧
此次“桦加沙”台风风力强、雨量大,再加上沙琅、罗坑两镇复杂的地质环境,防御难度远超以往。但黄梦祺坦言,自己从没有过退缩的念头。
“中心领导特别贴心,知道我是双职工家庭,孩子还小,分配任务时特意兼顾我的家庭情况,让我能安心在一线工作。”这份关怀让黄梦祺充满干劲,也让团队更有凝聚力。他们及时将核查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当地政府,形成“技术+执行”的高效协作模式,为防御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如今,台风“桦加沙”的影响逐渐减弱,但危险依旧存在,湛江地质调查中心应急抢险团队的工作仍在继续。他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开展雨后复查,用脚步丈量安全,用专业守护家园。这群“地质守护人”,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风雨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文 | 记者 严锦程 通讯员 陈秋红
图 | 湛江地质调查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