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泰妮陷利益输送质疑,企业回应称 IPO 阶段核查合规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汪海晏 发表时间:2025-10-17 21:20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汪海晏  2025-10-17
因 “皮肤科专家亲属持股增值”“信息披露差异” 等问题,再次陷入舆论风波

近期,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贝泰妮”)因 “皮肤科专家亲属持股增值”“信息披露差异” 等问题,再次陷入舆论风波。

10 月 14 日,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相关举报信息显示,贝泰妮涉嫌与多家公立医院的多名皮肤科医生存在利益输送行为。其中核心争议指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何黎的母亲李碧云——其以 46 万元注册资本间接入股贝泰妮后,12 年间所持股份价值攀升至超 17 亿元,这一情况引发市场对 “股权代持” 及 “隐性利益输送” 的质疑。针对上述争议,贝泰妮于 10 月 15 日晚间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相关股权交易合规、信息披露完整,且公司 IPO 阶段的核查工作已获得监管机构认可。

股权增值引核心争议:46 万元投资与 17 亿元估值的关联质疑

此次舆论焦点,集中在李碧云的入股背景与股权增值轨迹上。公开信息显示,贝泰妮前身为 2010 年设立的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贝泰妮有限”),2021 年 3 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核心品牌 “薇诺娜” 依托 “医研共创” 模式占据皮肤护理细分市场重要份额。

据贝泰妮招股书披露,2012 年 11 月,贝泰妮有限创始人戴开煌等人将股权转给昆明诺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诺娜科技”)、昆明臻丽咨询有限公司(下称 “臻丽咨询”);次日,戴开煌便向李碧云转让诺娜科技 20% 股权(对应 46 万元注册资本),李碧云足额支付对价。招股书解释,李碧云为退休小学教师,通过滇虹药业原股东曹家驹结识贝泰妮团队,投资属独立财务决策,不存在为他人代持情形。

但市场质疑指向李碧云与何黎的亲属关系:何黎作为皮肤科领域专家,与贝泰妮线上线下互动频繁,其母亲的入股是否为 “代持”、是否与何黎的商业贡献存在隐性利益绑定,成为核心疑问。更受关注的是股权增值幅度:截至2025年上半年,诺娜科技持有贝泰妮 45.97% 股份,李碧云间接持股约 9.16%,按贝泰妮最新市值约 190 亿元计算,这部分股权价值达 17.4 亿元,较初始 46 万元增值超 3700 倍;若以历史最高市值 1205 亿元测算,估值更超 110 亿元。

信息披露存差异:招股书与第三方记录的矛盾点

除代持质疑外,贝泰妮招股书与天眼查等第三方平台的信息差异,进一步加剧市场疑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诺娜科技原始股东记录不一致。招股书称李碧云 2012 年 11 月通过受让戴开煌股权成为诺娜科技股东,但天眼查显示,诺娜科技 2012 年 5 月成立时,李碧云即认缴 46 万元出资(持股 20%)并任监事,无戴开煌作为原始股东的记录。对此,贝泰妮回应称,公司招股说明书系经严格审核的法定披露文件,其关于股权沿革的记载真实、准确、完整。部分第三方平台信息因信息来源及更新时效等因素,可能与经过全面核查的法定文件存在差异。且公司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和律师已对包括诺娜科技在内的全部股权演变过程进行了尽职调查,其股权清晰性已获监管机构认可。

二是戴开煌 “退出时间” 争议。招股书称戴开煌 2012 年 11 月完成贝泰妮有限股权退出,但天眼查显示,贝泰妮间接控股的昆明薇诺娜皮肤医疗美容有限公司,戴开煌直至 2014 年 11 月仍担任法定代表人。贝泰妮解释,戴开煌先生于2012年11月已完成在贝泰妮有限的股权退出。其所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关联公司职务调整,系正常的工商变更程序,与股权交易的真实性无关。该等事项在IPO过程中均已由中介机构核查确认,不影响股权转让的实质。

三是李碧云入股臻丽咨询未披露争议。天眼查显示,2012 年 8 月(早于入股诺娜科技 3 个月),李碧云已入股臻丽咨询并任监事,认缴 18.424 万元(持股 26.32%),2018 年 10 月(贝泰妮 2019 年股改前)转让全部股权并辞任。市场质疑招股书未披露这一间接持股情况,贝泰妮则表示,已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要求,在招股书 “发行人基本情况” 章节通过披露股权结构,完整呈现李碧云的持股情况。

对于李碧云退出臻丽咨询的受让方、转让价格及 “获利数千万元” 的传闻,贝泰妮称,李碧云女士在臻丽咨询的股权转让系正常的投资行为,其交易对价遵循市场原则确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公司无义务披露间接股东层面的个人股权转让细节。

“医研共创” 模式下,如何划清利益边界?

作为依赖 “医研共创” 模式的企业,贝泰妮被举报 “涉嫌与多名皮肤科医生存在利益输送”,也引发行业对该模式合规边界的讨论。

贝泰妮回应称,公司在IPO过程中已对包括合作方关系在内的全部重要事项进行了专项核查。所有核查均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核查结论已通过招股说明书等文件向投资者完整披露,并得到监管机构认可。公司强调,已建立规范的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所有合作均通过协议明确各方权责,确保合作内容合规、定价公允,并严格区分学术研究与合作开发,保障合作的规范性与透明度。

针对 “医生亲属持股可能导致利益捆绑” 的质疑,贝泰妮表示,品牌专业形象立足于研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上市审核已全面验证合规运营;后续将继续专注于提升产品力与创新能力,以实际成果回应市场关注。至于是否计划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性审计,公司未明确提及。

在信息披露优化方面,贝泰妮称将持续遵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在“法规要求、合作伙伴权益、公司经营” 间保持平衡。对于“公开合作协议核心条款、披露专家亲属持股” 等建议,公司未承诺调整策略,仅表示 “审慎平衡各方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贝泰妮近期业绩表现承压。截至 2025 年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 23.72 亿元,同比下降 15.43%;归母净利润 2.47 亿元,同比下滑 49.01%,扣非净利润降幅达 56.48%,主因行业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及销售费用率升至 54.2% 所致。

文|记者 汪海晏

编辑:詹淑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