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水聚优品,广东激活绿色水经济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胡彦、詹淑真、严锦程、董鹏程 发表时间:2024-10-05 21:3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胡彦、詹淑真、严锦程、董鹏程  2024-10-05

广州水环境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变,为打好“生态牌”做足“水文章”。向北望去,天人山水旅游区蕴藏的溯溪戏水乐趣,吸引着许多自然爱好者;往南看去,在蕉门河畔,一场场龙舟、皮划艇赛事上演水上“速度与激情”,引来观众无数。

江门以江为名,因水而兴,作为全省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市之一,正积极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以碧道为笔,绘出水经济蓬勃发展图景。

在广东,2.4万条河流、156个湖泊、约7000公里碧道,为水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载体。近年来,广东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引领,不断推进河湖环境持续改善,加速生态效益释放。同时,广东以“10+2”省级水经济试点(10个试点项目+2个全域试点市)模式探索发展水经济,力争到2024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建设任务,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城乡“绿色资源”向“绿色经济”加速转化。

碧道串美景 大沙聚优品

位于天露山东麓的孔雀湖,又称大沙河水库,是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大沙镇的一颗“绿色明珠”,已经惠泽沿岸的水库移民村——大塘面村村民64年。

夏末秋初的孔雀湖,日光清澈,碧波盈盈,清晰可见鱼群摆尾游动。水面上,鹬鸟纷飞,小船徐徐划行,船客欣然观景。河岸上,骑行游客沿碧道环行,飞鸽落在帐篷上,为露营的家庭带来欢乐。

记者跟随大沙镇镇长谢京鹏走进大塘面村,望见水稻田野、鱼塘水库、环库碧道露营基地、候鸟咖啡店和品茶室一应俱全。谢镇长介绍说,大塘面村绽放的绿美生态景象,是全村乃至全镇人民数十年来共同努力的成果。

20多年前,孔雀湖被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大沙镇因而成为开平市唯一限制工业发展地区,也是畜禽禁养区,周边产生污染的产业必须转型。为守护孔雀湖水生态环境,大沙镇清退了600多家养殖户。

为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大塘面村利用水库移民扶持资金撬动各方资金共14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成片盘活周边土地,将大塘面片区打造为融观光旅游、绿色农业、生态保育、特色产业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

2022年,以大沙河水库为主体的广东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152座小岛如鸟羽般散落湖面,生态环境更上一层楼。

同时,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开展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大力发展“碧道+”、“水库+”水经济。大沙镇紧抓水经济试点建设机遇,以网红村大塘面村为重要节点,打造12公里的环大沙河水库碧道,串起周边2000多亩水田,连线沿岸的一年四季原生态景观——春赏油菜夏植葵,秋品稻香冬观鸟,还有花田音乐会、稻田诗书音乐雅集等,人居环境大大改善,逐渐勾勒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绿美新面貌。

如今,这片广东的“千岛湖”终于藏不住了,引得游人如织。大塘面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吃上了“生态饭”,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不足2万元增加到30万元,每年累计吸引游客30万人次,2023年大塘面村民市集营业额已达130万元。

“大沙镇是典型的山区镇、偏远镇,无法直接接受城区的经济辐射,更加需要发挥自身特长,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融合。”谢镇长说,在省、市河长办的指导下,当地做好河湖“清四乱”工作,保障河道行洪通畅、水库功能有效发挥,大沙河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Ⅲ类。

沃柑、大沙特产红茶、水库鱼……依托大沙镇“山、水、茶、花、果”等生态资源,2022年以来,由大沙镇政府主导建设的大沙优品行政区品牌,实现了这些优质“土特产”的统购直销,让中小茶农的销售额直增20%。随着山水茶乡、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的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成形,大沙镇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融共生。

水秀蕉门河 挥桨活经济

“预备!走!”指令响起,南沙皮划艇基地的运动员们冲上蕉门河,比试身手。这条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河流,曾一度是水体污染、垃圾漂浮的代名词,现如今已然变身为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城市客厅”。

在蕉门河岸畔,南沙区体育联合会会长赵蓉蓉向记者介绍了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运动基地项目,该项目由蕉门河水上运动综合服务孵化基地、万顷沙十八涌水上生态体验运动中心、灵山岛庙南村涌校企合作水上运动示范学校基地组成,自2011年起已运营15年。今年,南沙区河长办和主管单位文旅体局与相关单位达成共识,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推进水经济试点。

在基地一角,记者看到墙面书架上陈列着众多水上运动的团体奖牌和奖杯。“今年5月,我们广州(南沙)龙舟队在第一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赛上获得了世界龙舟卓越贡献奖。6月,基地承办了南沙区时隔12年再次启动的2024南沙龙舟大赛,近800名本土和来自粤港澳及新西兰、德国等地的运动健儿在蕉门河上奋楫争先,现场观众达6.5万人次,国内网上点播有3000多万人次。”赵会长自豪地说。她向记者介绍,蕉门河水体明显改善,两岸风光秀丽,游客对通山达海的独特滨海碧道大加赞叹。龙舟大赛期间,当地的住宿、餐饮出现了空前的排队热闹景象,农特产、文创产品被抢售一空。

涉水赛事经济的兴起,推动了南沙区水上运动业态与其他业态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据统计,上述水上运动基地项目2024年度累计吸引游客约15.5万人次,累计运营收入215万元。同时,水上运动基地举办的活动、赛事和配套的体育产业拉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5000万元,增加直接就业岗位300人。

实际上,水上运动对水质、配套的岸上设施和周边环境都有较高要求。近年来,广州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厂网一体”攻坚,着力提升水环境整体质量,维护河湖生命健康,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为发展水上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广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连续6年获省考优秀等次。

记者了解到,当地组织的皮划艇、龙舟、桨板、赛艇等水上运动都是零排放的环保运动,有利于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目前,该基地正重点发力“无人船”和夜游新项目,预计在今年十一国庆假期首次推出无人船游船项目。

保护生态“好水” 激活“山水经济”

碧波蓝天相映、鸟语花香充盈耳畔……走进位于从化太平沙溪片区的广州天人山水旅游区(以下简称“天人山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青水明、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

近年来,天人山水着力推动生态“好水”转化为发展“活水”,依托农田、森林、湖泊、村落等多元化场景,开发了一套涵盖带领孩子探索自然的研学课程体系。“我们还有一门水生态的课程,让学生体验被污染的水如何变成清水的过程。通过沉淀、过滤等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到水资源的宝贵,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天人山水工作人员介绍道。

保护生态好水,才能带动水经济的发展。这些年来,天人山水开发了系列以“水”为主题的游玩项目。例如,在水上乐园,孩子们可以在沙滩、水池、滑梯等项目中尽情嬉戏;沙溪水库为游客提供体验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乐趣的机会:乘坐“轻飏1号”水上巴士,可以领略陶渊明笔下“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诗意;而在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溪谷,游客们能聆听瀑布的轰鸣,享受溯溪戏水之乐。

生态水源转化为发展动力,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据介绍,天人山水目前已为6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其中400多名员工是本地居民。“景区运营以来,周边的经济也蓬勃发展。两年前,附近只有两家民宿,如今已增至十余家;餐厅和大排档从原来的四家增至近二十家。”

从化坚持生态立区,天人山水是当地着力打造的一块生态样板。从化区水务局河湖科科长莫建春告诉记者,从化区有“广州后花园”之称,全区森林覆盖率69.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多年保持全广州最优,30条流溪河一级支流全部达到Ⅱ类水质。

近年来,广东在推动水生态水环境实现根本改善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广阔的先天优势,积极探索推进绿色水经济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8月底,“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共16宗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12宗已投入运营,2024年度累计吸引游客2152万人次,累计运营收入超4.27亿元,实现了治水兴水的良性循环,探索了“以水兴城、以水兴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策划:孙璇 吴江

策划/统筹:张爱丽 黄婷 胡彦 黄颖琳

文|记者 胡彦 詹淑真

图|记者 严锦程 董鹏程(除署名外)

编辑:丁玲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