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更是必然趋势。
观势者明,析势者智,顺势者成。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走进区域重大战略覆盖的重点城市,寻找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熠熠生辉的亮点,开启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深调研第3季活动——今年5月至8月,羊城晚报携手全国多家媒体开展新质生产力全国行,通过深入调研报道为读者呈现科技创新潮涌,产业迭代风起,数智化动能澎湃的新质生产力“焕新”图景。
在合肥,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和合肥市科技馆新馆是绝对的地标性建筑,而这些科技馆从设计到落地全流程,都有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磐石科技”)的手笔在其中。走进科普赛道这一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磐石科技,羊城晚报与新安晚报共同深入科创和产业一线,探寻其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秘笈”。
“卷”出海外,拿下“一带一路”新订单
“技术储备的积累撞上行业风口,我们就走上了科普场馆建设的赛道。”磐石科技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刘奕是这样说的。2012年开始,这10年间全国进入科技馆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其中包括合肥科教城的崛起等,许多大型科技馆亟待筹建,这给磐石科技带来了很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科普场馆内容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12年来,磐石科技累计为国内170余家科普场馆提供服务,主要客户为海外、国家级、省(省会)级场馆。省(省会)级场馆覆盖率达95%,位居行业头部地位。
除了国内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上海科技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山东省科技馆新馆等超大型科技馆,国外的沙特阿拉伯绿洲科学中心项目等也都有磐石科技参与内容建设的身影。一座科技馆的落地,不仅包括了前端的策划设计,更有展品创意研发和环境艺术设计落地。而“展览策划、展品研制、布展施工、场馆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正是磐石科技得以脱颖而出的法宝。
在磐石科技的制造园区,羊城晚报记者看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的科技“大玩具”。放上手掌就可以测心率和血压
的仪器、站在固定位置可以投射红外身体的仪器……“对于客户,我们的底气就是:只要你给我一座空建筑,我就可以将其建造成观众喜爱的科技馆。”刘奕直言。
凭借着足够的研发实力和对全产业链的绝对把控,磐石科技不仅能够“吃下”国内市场,更是成为了国内唯一承建国际科技馆项目的企业,承接了沙特阿拉伯绿洲科学中心整馆EPC工程及中国科协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巡展,覆盖俄罗斯、缅甸、尼泊尔等国家,展品更是远销中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刘奕表示,科技馆同样属于大基建范畴,在这一领域,“我们真正从用户出发,个性化定制,国外的企业是‘卷’不过我们的。”
助推中国科普产业进阶升级
“我们这几款产品都亮相过今年央视五四青年晚会和安徽卫视的春晚。”刘奕指着一旁的机器人乐队说。
2024年安徽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磐石科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乐队携手AI虚拟歌手Luya、歌手覃旭东共同演绎了歌曲。其中,机器人乐队融合了科技、艺术、文化等元素,搭载着超级大脑,可以媲美专业乐队进行真实演奏,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进行了完美融合。
科普产业赛道要想和时代并进,离不开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据刘奕介绍,磐石科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我们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上,因为科技馆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所以不断需要新的内容和展示形式。”
根据科技部数据,2022年全国共筹集科普工作经费191亿元,较2021年增长1.02%。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5.3元,比2021年增加0.59元。不仅使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结构较为均衡的科普人员队伍也持续扩大。
随着科普工作的进一步扩大,“科普+”产业也得以随之发展。“科普+”产业的市场化思路不仅能够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也将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合肥乃至安徽的科普产业起步早、实力强。如今,合肥市正在制定科普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千亿级科普产业链。《合肥市科普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8年)》披露,2022年合肥40家企业承接的科普场馆类业务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这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合肥市科普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刘奕提道。
2019年,磐石科技入驻了自建的科普产业园。这一园区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科普产品研制基地。2022年6月29日,磐石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我们目前正在冲刺北交所。”刘奕称。
文丨记者 杭莹
图丨记者 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