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一句话,让公司股价连跌5日,市值蒸发了43亿港元;一个道歉,又让公司股价止跌回升。“俞敏洪”等大佬的一言一行,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动辄就能让股价如过山车一般波动?
俞敏洪一句话,蒸发43亿港元
近日,俞敏洪又双叒叕道歉了,起因是前几天他的一句话,让公司东方甄选的市值蒸发了43亿港元。
5月31日,久未露面的俞敏洪出现在物美创始人张文中的直播间。在张文中提及向俞敏洪学习直播带货经验时,俞敏洪称“东方甄选现在也做得乱七八糟,没有任何向你提建议的本领”。
没想到,短短一句话,竟蕴含巨大威力,不仅让俞敏洪喜提多个热搜,还让东方甄选股价连跌数日。从5月31日至6月6日,东方甄选的股价跌幅累计达到了22%,市值蒸发超过了43亿港元。
就此事件,俞敏洪于6月7日凌晨,通过个人抖音账号发布道歉声明。他在道歉声明中表示,首先要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因为个人言论又引发了大家的担心和忧虑,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句和朋友之间谦虚的表达,或者说不谨慎的表达,会引起这么多的波澜,这么多好意或恶意的解读。”
这个道歉,可以看作是俞敏洪在给自己前几天的言论找补,也就是说“东方甄选现在也做得乱七八糟”只是他跟朋友之间的谦虚表达。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道歉声明真的有效。就在俞敏洪道歉的当天,东方甄选股价止跌回升,盘中一度涨超7%,收盘时最终涨2.41%。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俞敏洪这样的大佬,用“一句话”令得企业股价大幅波动的案例,在中外都能找到不少。俞敏洪自己2018年时就曾因“中国女性堕落”言论引发轩然大波,不仅引来女星张雨绮的怒怼,还导致新东方的股票在2个交易日里跌去5%。最后俞敏洪在《中国妇女报》发了道歉声明,才算缓解了危机,新东方股价顺势上涨,持续多日的谩骂才渐渐消失。
今年5月,百度原副总裁璩静在社交平台上通过视频说出“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等多句有争议的言论,事件登上热搜后,百度港股应声下跌2.17%,市值蒸发超60亿港元;2020年5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文中表示“在我看来,特斯拉股价太高了”,随后“言出法随”,特斯拉股价当天直接大跌超过11%,市值蒸发了140亿美元。
此外,李国庆“婚外性无害论”、李彦宏的“中国人对隐私不敏感”等事件,都因为创始人言辞不当,给他们的公司和个人带来不小的影响。
企业家言论真能影响股价
看完上述诸多案例,不禁让人好奇:企业家或者大佬的言论真能影响股价吗?相关研究发现,这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事。
2022年,德国和意大利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CEO人物个性和言论对之后公司股价变化的相关性是显著的。这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探讨了首席执行官(CEO)的个性如何通过他们公开演讲的文字记录来预测,并分析这种个性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即CEO的MBTI个性可以通过文本数据预测,并且与公司财务风险有显著关联。
国内一篇发表在《商业会计》的研究论文以格力电器为例,研究企业控制人言论对股价影响。该论文指出,企业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控制人的公众形象及言论同样会对企业股价造成影响。
该研究发现,格力电器掌门人的言论被市场反映在股价中,其中,传递正面消息,能够进一步维护格力企业形象的言论,会向投资者传递利好消息,吸引公众投资,在事件期内会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相反,争议点较多,或过于尖锐的言论会被公众所不喜,会导致企业超额收益率为负值或超额收益率降低。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重大事件上,投资者在董明珠首次提出并希望收购珠海银隆制造汽车时,持观望态度,股票超额收益率为负数;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转为消费投资热点时,对董明珠与珠海银隆合作表现出积极态度,格力电器超额收益率为正数,且事件发生次日超额收益率上升。
该论文建议,企业控制人应适当地发表言论,吸引公众热度。同时,也应该恰当发表言论,传递利好消息。
由此可见,企业创始人或者CEO,代表着公司的形象,一言一行都会对公司造成影响,如果不会好好说话,倒不如不说话。
文|记者 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