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深圳最大“菜篮子”用“数”解难题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晶;黄婷;王丹阳;李志文 发表时间:2022-07-17 21:1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晶;黄婷;王丹阳;李志文  2022-07-17
疫情保供不断档,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高效运行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王丹阳 孙晶 实习生 吕志豪
视频、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下午5时,深圳海吉星基地的蔬菜交易区内大型货车川流不息,在蔬菜货区的摊位前,装满青菜的白色泡沫箱整齐地码放着。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在这里转上一圈,跟档主们聊聊天,就能对当天深圳蔬菜市场的供应情况心里有底。

这里的档主是最了解深圳菜价的一群人,他们大多讲不出什么是AI和物联网,但却知道提前在手机上进行来货报备,蔬菜进场会更快些;在系统上自主送检蔬菜,就不用多费口舌推销品质和安全。

深圳海吉星基地交易区图/受访者提供

数据采集,算是农产品数据上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深圳市大白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产品负责人张运波介绍,数据采集方式如果不是业务驱动,势必会增加成本,从而影响供应价格,要尽可能地通过业务和需求来驱动数据的采集。

海吉星农产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核对检测数据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档主们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增值服务,就会自觉加入到数据的采集中来。”张运波总结道。在今天的蔬菜交易区,智能手机和背后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已然像档口柜台上的账本和计算器一样,彻底融入了这一传统的行当中。

管理员人工巡查只靠一部手机

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变动,牵动着每一个老百姓的神经。近年来,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水果自由”“蔬菜自由”等,也将农产品的价格平稳,与人们的幸福感串联起来。

1989年,为保障农产品供应、平抑物价,深圳决定建立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搞活大流通,时称“深圳市农产品批发公司”的深农集团在深圳罗湖区布吉河畔应运而生。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深农集团开创了“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先河。市场开业第二年,深圳的蔬菜价格比前一年下降了17%,水果下降了14%。发展到今天,深农集团旗下的高端批发市场品牌深圳海吉星被称为深圳的“总菜篮子”,蔬菜供应量占全市的70%。

掌握深圳农产品一手价格和供应量,成为深农集团的突出优势。在成立之初,深农集团就通过人工定期对各农产品价格和来货量的数据采集,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合运算统计,根据价格与来货的变化规律,及时调节来货,满足市场的供应。

深圳海吉星拥有一支市场管理员队伍,管理员们如蜜蜂采蜜般,穿梭于批发市场的档口之间,将农产品价格采集到一起,对农产品市场调控、市民消费趋势等形成有效监控。“90后”洪泽川已经当了5年的管理员,价格采集是他每天的重要工作,“生鲜类的产品都是时价,每天都会变动,今天下雨明天的价格就不一样了”。入行5年,洪泽川也观察到,一些原本需要纸笔登记的工作正在被智能手机所取代,例如,管理员可以通过智慧海吉星APP上报采集到的价格,品种均价会随着管理员的上报进行实时更新,光是水果品种就有50个。

海吉星管理员可以通过智慧海吉星APP上报数据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除了价格采集,管理员们巡查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也更加高效快捷。“原来在纸上记录后还要拍照传给其他同事,由对方进行统计,现在直接提交照片就减少了这些中间环节,原本三分钟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分钟就能够完成。”洪泽川表示。

“运用数字化技术后,价格信息的采集比原来更有时效了,我们能够实时快速地掌握整个市场农产品的批发价格和供应量,对大的波动情况作一些预警,协助政府部门来调节市场。”深圳海吉星信息部经理詹宁豪透露。

疫情期间日均调拨蔬菜8000吨

今年3月,深圳疫情多点散发,于3月13日晚全面升级疫情管控措施。疫情当前,市民“菜篮子”供应情况备受关注。作为深圳最大“菜篮子”的深圳海吉星,从3月12日起紧急向市场各主产区及加工配送主力商户发起号召,实时研判市场需求形势,多方组织货源,加大备货力度,畅通市场供应链条。

3月13日,深圳海吉星市场蔬菜来货总量合计5534吨,与前一天相比增加233吨,增幅4%;重点监测的20个蔬菜单品整体均价为5.2元/kg,基本持平,较前段时间(2月27日至3月5日)价格还相比下降20%。3月14日凌晨,深圳海吉星进入采购高峰期,深圳最大“菜篮子”灯火通明采购忙,蔬菜供应货量足。“在深圳这个地方,即使说某个区域的超市没货了,我们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把这个超市缺少的生鲜农产品补上。”詹宁豪介绍。

疫情期间要拎稳百姓的“菜篮子”,离不开面向保供场景的数字化建设。深农集团和腾讯集团在现有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上探索“数字菜篮子”建设,结合海吉星以及深农集团数据,拉通深圳食品物资集团保供仓等数据体系,为深圳市基于农产品保供决策提供可视化呈现和决策依据。

“有了‘数字菜篮子’,政府和企业都能第一时间监控到整个批发市场的供应情况,包括供应价格和保供仓的库存情况。供应充足时可以通过媒体等宣传渠道让市民放心,避免了因恐慌性抢购引起的供需不平衡。”张运波提到,当供应量或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他们会第一时间组织全国布局的农批市场、伙伴商户、深农农场(基地)来组织货源保障供应的稳定。

据统计,今年深圳疫情发生时,深农集团从全国各地市场调拨的蔬菜,日均最高能达到8000吨,承担了深圳市80%的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除此之外,深农集团和海吉星也与深圳市政府协调,为批发商提供补助和支持,鼓励批发商加大到深圳的来货力度。

在联保调控机制方面,深圳海吉星已联合长沙海吉星、惠州海吉星等邻近省市的市场,紧急时刻可随时调动支援深圳市场供应,保证各类农产品调得进、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

推动农产品全流通环节上链

“菜篮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城市保供。张运波深耕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有七年,深感农产品全流通环节数据上链之难。据他介绍,农产品的产业链节点较多、供需网络较为分散、生鲜农产品非标化等因素,都增大了交易数据采集和上链的困难。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数据相对集中的节点。张运波表示:“农批市场的经销商,是对整个市场交易价格最敏感的群体,哪些农产品的需求情况不理想,也由它们去采取降价等调节措施,同时也能将价格和市场需求反馈给上游产地,指导农业生产。”因此,农产品链条中的批发市场正是稳价保供的重要切入点。

然而,农批市场的数字化也绝非易事。交易产品的非标化决定了传统的面对面的对手交易场景仍然很难改变,通过食品安全的强制管控手段,无法让商家心甘情愿地使用交易系统。

如何调动商家的积极性?深农集团和海吉星给出的答案是:将数据采集工作融入到市场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在管控食品安全的同时,以真正实惠的好处和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来推动批发商使用交易系统,参与到数字化建设中来。在溯源数据的采集方面,海吉星已经推广使用了来货报备系统、进门过磅登记系统、食品安全自主送检系统、智慧海吉星食品安全巡检系统、智能化溯源交易系统等信息化的系统工具,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如今,深农集团和海吉星的数字化探索早已不局限于农批市场这一环。随着企业全国性批发市场网络体系的扩张,其数字化布局也不断加快,从单点的信息化到多点的网络化,再到一张网的数字化。张运波透露:“目前深农集团正在加快布局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助推农产品全流通环节的上链。一是对于我们在各个流通节点上的业务,将能管控到的节点管控起来;二是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

农产品加“数”前行

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从生产到消费,从农田到餐桌,从一日三餐的青菜猪肉到蔬菜水果,背后都有着“小小菜篮子,守护大民生”。

深化和升级“数字菜篮子”,除为行业打造领先的数字化应用平台,还能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湾区智慧。

在数字技术兴农方面,腾讯安全生态总经理张彤介绍,今年8月,腾讯安心平台将满一周岁。

去年8月,腾讯启动“安心农品计划”地标农产品品牌助力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内携手为100个县市践行数字兴农。目前,已助力十余个县市完成农业数字化转型。

在张彤看来,把农产品附加值提上去,卖得更远,解决运输、融资,让更多人了解优质农产品好在哪,原产地优势在哪,跟其他产品区别在哪……这些工作加在一起就能帮助农产品提升品牌溢价,实现增值。

在张彤的故乡青海大通,那里的马铃薯在腾讯安心平台支持下,建立了产地编码规则有规范、生产档案有记录、产品包装有标识的马铃薯区块链溯源信息管理平台,每一个马铃薯都有了一张“身份证”。通过这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每个流通环节通过扫码之后就会赋予马铃薯更多信息,消费者扫码可以看到这颗马铃薯何时施肥、何时浇水,在哪里质检,在哪里包装。

除了用区块链技术完成防伪溯源,腾讯还在微信的视频号官方号直播中安排了50场直播,每次2小时,并加入小程序购物,通过三个月直播的轮播,让消费者能够直观看到土豆生产、包装过程,感受到优质农产品的好处,让农民直接获益。

海吉星农产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对蔬菜进行检测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据介绍,目前腾讯安心平台已经在农业、物流、医药、能源等行业投入实践,并在产品溯源、品牌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连接商品超过150亿元、扫码人次突破30亿、连接小店210万;降本增效价值凸显,总计为企业节省营销费用超过5亿元,节省管理费用超过10亿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唐珩

编辑:孙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