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大规模裁员与人事变动,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潘亮 发表时间:2023-02-13 21:51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潘亮  2023-02-13
不争的数据透露着,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正在下滑,降本增效是企业亟需的选择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亮 实习生 李诗静

近期,小米内部迎来了一场人事“地震”。先是小米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小米的年底裁员实际约为整体人数的10%,且补偿方案为“N+2”,广泛涉及多个部门,手机部、互联网部等。据财报中小米最新员工人数约35314人粗略计算,此次裁员约3530人。

紧接着,据中新经纬2023年1月10日报道,北京小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卸任董事长,刘芹、林斌卸任董事卢伟冰由总经理变更为执行董事、经理。再加上已经离开的创始合伙人周光平、黄江吉和黎万强,陆续离职的职业经理人周受资、常程等,淡出业务一线的刘德,仍然拼杀在业务一线的,只剩下小米创始人雷军。

频繁的人事变动是否体现了小米对2023年市场的消极态度?还是说这是公司战略调整的一步棋呢?

业绩下滑,降本增效

新年已至,回看2022年,可以说是小米的“多事之秋”,业绩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据小米财报,去年三季度,小米总营收704.74亿元,同比下滑9.7%;净亏损(期间亏损)14.76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88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1.17亿元,同比下滑59.1%。这是小米上市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双下滑。

据悉,小米营收主要分为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与其他业务四个板块,其中智能手机业务为营收主力军,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0.3%。但从去年的财报数据显示,“主力军”发挥并不佳。即使,去年下半年小米“高端化”战略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的答卷之作——小米13系列,但价格的提升还是难以抵消出货量的下降。小米的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4020万台,同比下降8.4%;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减少11.1%至425.14亿元。

这也和2022年市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日渐疲软有关,全球和国内的手机销量总体下滑严重是行业的共性问题,小米自然难以幸免。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萎靡中,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小米手机出货量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合计1.178亿台,比上年同期少卖了2840万台,同比下降19.4%。在国内市场,小米的下滑更为惊人:2021年公司还以15.5%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去年降至13.7%,排名第五,被荣耀和苹果超越。

虽然雷军靠攒局造就了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第一梯队的地位,第二阶段,又靠攒局,收拢了一批生态链企业,形成了“手机×AIoT”的核心战略。但是,核心不稳,生态不行。小米核心业务式微,导致生态链企业的疲软;这些公司加速去小米化,小米为了回收现金在二级市场的减持,已经引发了生态圈的崩塌。

不争的数据透露着,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正在下滑,降本增效是企业亟需的选择。

此前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就曾表示:“降本增效是我们从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我们现在在做进一步的规划,怎么样提高我们的人效,降低我们的成本。”可见,人员优化和组织精简是小米的降本增效所采取的手段之一。

全力造车,阻碍重重

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小米的目光转移到其他领域。步入智能造车市场,是小米高端化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一步。但投入不如预期、造车速度过慢、造车生产资质仍不明朗等问题,激起了大众此消彼长的质疑声。

2021年3月30日,小米发布公告称,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也表示,“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豪言壮志之下,小米在造车方面的投入确实也是下足了本钱,但距离当初定下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从去年三季度的财报来看,小米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方面的金额为18.65亿元,前三个季度分别为4.25亿元、6.11亿元和8.29亿元。

在研发团队方面,在小米三季报的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副总裁兼CFO林世伟透露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超1800人,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非常顺利,目前芯片供应也没有影响到小米汽车业务。

2月2日,小米汽车文件泄密,泄露了公司汽车前后保险杠某个版本的过程稿,合作方被处以100万经济赔偿。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跟手机本身不是一个概念,再加上大多数车企的生产模式已经固化,信息保密本身也做得比较成熟。反过来,小米应该学习一下其他厂商的保密形式,尽量别让重要的信息外露给友商。

从公开信息显示,小米首款车型预计要到2024年上半年才能正式上市。对比已经有一部分收获的其他造车企业来看,小米的造车动作属实过慢。蔚来汽车首款量产车ES8于2017年年底首发亮相,次年6月首次向普通用户实现交付;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于2018年1月全球首发,同年12月正式上市并同期启动交付;2021年正式与赛力斯合作的华为,同年12月AITO品牌发布,仅一年光景便发布问界M5、M7与M5 EV版三款车型,这几家的交付时间都在12个月内。

除此之外,小米造车资质迟迟不明朗也是外界担心的问题。众所周知,生产造车资质是跨界企业造车首要解决的问题。此前自游家因资质问题不得不退出市场的前车之鉴可见,小米汽车必然要在这个问题上谨慎处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米在北京亦庄的工厂仍在建设当中,其中一期工厂预计明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2024年动工,2025年竣工。一期包括4个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但小米是否能在一期项目结束前解决生产资质这个“拦路虎”,仍尚未明朗。(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丁玲

编辑:丁玲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