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财富>创二代来啦

创二代来啦丨“二代”对“创”都是有执念的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李卉;黄婷;林曦 发表时间:2021-08-27 22:05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卉 黄婷 林曦 实习生 许博桓 张松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这是个规模10万亿元的市场,很有意思。”戴着眼镜、身材清瘦的余昌泳这样对羊城晚报记者描绘他所在的行业,这位毕业于剑桥的年轻人,曾在伦敦的国际咨询公司就职,后来却回国进入岳父创立的宝供物流集团。

为何从“高大上”的战略咨询转行有“傻大笨粗”之嫌的物流业?“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多创新发生在这里。”余昌泳这样说。20年来,作为中国第一个以“物流”命名的企业,宝供曾开创了业内很多第一,作为进入企业的家族第二代成员,仍在学习历练当中的余昌泳,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开创出一份天地的期待和执念:“二代对‘创’都是有情怀的。”

余昌泳

脱“虚”向“实” 从战略咨询转战物流

1989年出生的余昌泳15岁就出国读中学,在剑桥大学读完化工本科和硕士之后,他曾在伦敦的国际咨询公司任职数年。在国外的日子原本顺风顺水,但2016年年底,他却选择回国,进入总部位于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说起为何从“高大上”的国际咨询机构回归传统实业,这当中除了与太太相识因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机缘巧合,更多地则在于他对自己“回国发展、进入实业”的目标设定。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国际化集团的CEO和高层。”回顾当年,余昌泳笑着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彼时,在战略咨询公司从业的这种体验让他很兴奋。帮助企业在并购或进入新市场时,提供战略决策上的研究和咨询,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但后来,他对这份很多人羡慕的职业有了更多审视:“我觉得做咨询还是比较虚,而且我们当时很年轻,没有很多实操经验,很难去给企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更多是一个数据或知识的搬运工。”在他看来,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涉足的内容多少是比较浅的。

这让他萌生了进入实业领域的想法。在他看来,未来必然是“虚实结合”的时代,除了战略洞察,还要有好的产品,强有力的执行,再结合资本的助力,才能让企业更上一层楼。

勇吃“螃蟹” 岳父曾开创诸多行业第一

实际上,回国进入物流行业,还源于余昌泳有这样的认识:“中国的物流业或者说快递业在世界上也是很先进的。比如在英国收一个快递,如果你不在家,他也不会电话联系,而是给你送到附近的分拣站,你可能坐大巴辗转几次才能到。”

方便、快捷、高效,是如今中国物流业的写照。但在几十年前,情况绝非如此。

物流从“傻大笨粗”到现代化的转变,正是发生在余昌泳的岳父、宝供物流创始人刘武所经历的那些激情岁月。

如同很多创一代一样,说起刘武,在物流行业称得上是敢吃螃蟹的人。

时光回到27年前,1994年,31岁的潮汕人刘武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物流企业广东宝供储运有限公司,从此,他率领的宝供军团便拉开了中国现代物流探索发展的序幕。20多年来,陆续在行业创造了很多第一:最早运用“门对门一体化服务”等现代物流理念、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先进的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系统、在中国物流业率先推行“基地战略”……

1996年,宝供率先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被称为编织了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第一张“天网”;199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以物流命名的企业集团;2002年,又推进基地战略,搭建了自己的“地网”,引发了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变革……

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刘武还不惜投入数千万元巨资,连续20多年举办中国物流高级技术与管理研讨会,并在行业设立了“宝供物流奖学金”,以鼓励优秀学子。

20多年来,宝供与宝洁、联合利华、美孚、安利等世界500强及大型制造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企业也发展为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包含现代物流设施投资、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等供应链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集团。

正是由于数十年来的诸多探索,2018年,刘武和他执掌的宝供物流,分别登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改革开放40年物流行业企业家代表性人物”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物流行业代表性企业”榜单。

“有很多难点要攻克”

物流犹如社会的毛细血管,事关整个社会的物资流通效率。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2020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已达10万亿元之巨。

随着京东、菜鸟等跨行业巨头的进入,以及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物流业的市场生态也面临重塑。刘武和他的团队,乃至进入企业的家族第二代的年轻人,也必须直面新挑战。

在宝供总部的办公大楼内,一块智慧大屏数字闪烁,“这是我们为某500强企业定制化搭建的供应链控制塔大屏,客户在不同城市仓库的订单量、出入库量等状态,都可动态管理,实现质量可控。”余昌泳兴致勃勃地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如今宝供不只停留在物流层面,而是延伸到提供整个供应链解决方案。“给我们的大客户全方位的服务”。

“抓大”不“放小”,在服务大客户的同时,中小客户的拓展和平台化转型,成为另一个抓手。承担这一角色的,就是余昌泳目前所在的宝供子公司一站网。

  2016年进入宝供后,余昌泳先是在集团从事战略研究工作,随后进入一站网任副总经理,担纲市场销售和产品设计。

“未来行业一定是产品化、平台化、科技化的,我们做一站网也是想孵化这样一个平台。”余昌泳告诉记者,在宝供的板块内,一站网扮演的是一个线上的角色,搭建一个针对中小客户的物流平台。“从原本只是服务大客户,到服务更多广大中小客群,带动集团往平台化、线上化转型。”

“很多难点要攻克”,余昌泳坦承,“目前并没有可对标的模板。”在他设想当中,一站网不是货拉拉也不是满帮,不止于车货匹配,还承担运输过程的管理和风控。要将数字化能力渗透到组织管理中,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

如今努力已初见成效。作为广东首批网络货运平台之一,目前一站网拥有400多名员工,整合了五六万台车辆和司机,三四千的车队跟专线,且活跃度很高。去年疫情期间,一站网推出的“无接触物流服务”,从订单处理到提货、干线运输、送货等一系列流程,都能通过线上化技术手段实现,也收获了不错的评价。

“我给自己画了个圈,我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当初从国际咨询公司转战物流,跨度可谓不小。5年前初入行时,余昌泳也经历了一定的落差。尤其是在负责物流产品的时候,为了对物流专线成本摸底,他和同事经常去货运市场,到一家家档口找物流老板摸查访谈,跟一个个司机了解需求。这种体验跟此前在咨询公司的“高大上”相比,显然相去甚远。

“很接地气,一开始不太适应,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无法施展。”余昌泳笑说,但后来他发现,对市场不同环节的了解,让他对行业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更理解了战略、执行、组织、机制的重要性。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段经历都会让人成长。

主抓销售的余昌泳,曾带领团队拿下数个千万级业务并持续挖潜续约,其中那些艰难的价格谈判、回款异常谈判至今让他印象深刻。有的大客户每年都要招投标,“每年都有出局风险”的压力山大,仍历历在目。但一路克服走过来的喜悦,也格外让人难忘。

尽管仍在学习历练当中,余昌泳也推动和主导了公司的一部分创新业务。就在近期,由他主导推进孵化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准备再上台阶,拟单独成立公司运作,“希望做成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一些与物流科技相关的项目,也在同步推动。在他看来,物流的科技化,未来能给行业带来极大价值。

谈到岳父,余昌泳多次用到“创新”这个词,“他总是做开创性的事。”这无时不在激励着他。作为“二代”,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父辈的基础上做事,会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脚踏实地,不求大,但求深求实,“如果我能得到一些好的资源,就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它增值发扬光大,不然就代表我没有在创造价值。”“我给自己画了个圈,我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出成绩来。”

“岳父没有框框,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父辈筚路蓝缕历尽艰辛打下基业,如今时光飞逝,尽管宝供仍是行业巨头之一,但资本随时可能催肥任何一个新来者,行业格局随时可以改写,须臾不可懈怠。

前有曾开创不少行业第一的父辈,后有待攻克的诸多难题,面对行业的快速更新迭代,作为进入企业的家族第二代,有没压力?

余昌泳坦言,自己目前仍处于学习和历练的阶段。在未来的规划上,岳父并没有设定条条框框。“他不喜欢条条框框,也不喜欢给你去安排,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我没有感受到压力。”

但岳父的敢为人先,和不遗余力推动行业发展的执著精神,就是无声的鞭策。

物流行业的广阔让余昌泳看到很多可能:“未来要通过很多技术手段管理物流资源,包括无人货车、全程在途跟踪等,这些都会用到。这是个10万亿元级别的市场,未来会有很多创新发生在这里。”

而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能在某个细分领域,带领团队做出对客户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我当然愿意做创二代,大家对‘创’都是有情怀的,对吧?毕竟这代表你能够做出自己的作品”。

对话:

是优势也是挑战和束缚

“二代”的标签可能是“双刃剑”

自古创业艰难守成不易,在民企进入传承高峰之际,外界对“二代”这个群体予以了高度关注,“我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别的不去多想”——作为理工男的余昌泳,对自己的定位简单直接。或许是由于跨文化生活工作的经历,也让他对“二代”的身份和传承的认识,有了更理性多元的视角。

羊城晚报:人们经常在“二代”前面加个形容词,比如“富”二代或者“创”二代,你喜欢被称为“二代”吗?

余昌泳:“二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父辈已经铺垫好了一定基础。但作为“二代”,有优势也有挑战和束缚。优势就是你有一些可以撬动的资源,但这也是挑战,因为这可能也是一些束缚,你在这个领域的资源非常多,可能就限制眼界,觉得自己只能干这一行。另外,父辈过往的成功,也会让你有惯性思维,觉得这样做就是对的。但实际上,企业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所以“二代”的身份也可能是“双刃剑”。

羊城晚报:你会抗拒“二代”这个标签吗?

余昌泳:我觉得还好,因为我对自己的评估,是以自己能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为基础,而不是说当前有多少资源。如果我有既定的资源基础,我一定要在资源基础上做增值、做拓展,没做到其实就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也没有提升自己。

羊城晚报:你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在你看来,国外的家族企业传承跟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有什么不同?

余昌泳:国外的家族企业有一些是家族成员参与管理的,但大部分是有比较好的管理体系,家族成员只是董事的角色。但在国内,很多家族企业还是偏向自己的二代去传承,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另外在文化底蕴体系的构建上,国外还是比较注重。

所以我觉得家族企业也不一定是要“二代”去传承,如果有更好的掌舵者能把它做起来,何尝不可?因为毕竟它是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掌舵人必须要能带领企业往前走。比如像美的,也是交给职业经理人,而且做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未来家族企业传承应该是比较多元化的,中国也会越来越多这种职业经理人。

羊城晚报:从精神气质上来说,你认为新一代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余昌泳:我认为,新一代的企业家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第二要有科学精神,做决策要基于数据基于事实,基于你的假设被验证,用科学的方式去管理企业。

第三,要更加开放。很多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是模式的创新,也是组织的创新。做企业就是在做一个平台,做一个生态,一个好的生态好的平台,会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责编 | 杭莹

编辑: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文以强省,旅读广东】“岭南模式”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 【文以强省,旅读广东】广东文旅扶贫重“造血”,振兴乡村奔向“绿富美” 2021-08-23
  • 【文以强省 旅读广东】广东两批70条历史文化游径串珠成链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1-08-13
  • 第29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今起线上开幕 2021-08-06
  • 近千万元惠民补贴等你来领 广东文旅消费季9月开启 2021-07-20
  • 端午假期首日,广东主要旅游景区未发现人流拥堵现象 2021-06-13
  • 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前4位百亿级文旅项目齐齐“玩海”,可还行? 2021-04-14
  • 一文了解红色旅游市场变迁!赣粤两省党史教育推介会举行 2021-04-08
  • 广州文旅清明成绩亮眼:三天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2021-04-06

吉利第4代帝豪上市 官方指导价6.99万元-8.89万元

  •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三城联动首发 亮相成都车展 2021-08-29
  • 传祺影豹广州上市,双蕉癫拿2021年度首秀 2021-08-29
  • 集度与大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速首款产品落地 2021-08-10
  • 提供双重防护固特异安乘SUV轮胎上市 2021-08-06
  • 飞度恢复供应 “深夜洗车派对”创造夜生活潮流 2021-08-01
  • 一体两面 全新紧凑型SUV MG ONE全球首秀 2021-08-01
  • 小鹏P5百变智能空间亮相广州 应用出行生活五大场景 2021-08-01
  • 比亚迪汉通过C-NCAP五星安全认证 2021-07-30

中芯国际给员工大方发钱 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 雷鸟进入智能手机赛道,专注年轻人市场 2021-08-26
  • 做“奥运迷”,怎能不懂点赛场科技? 2021-08-09
  • 辛选走入深圳珠宝产业带 助力珠宝产业数字化升级 2021-08-09
  • 文娱赛道再起波澜 快看用漫剧推动行业进入视频时代 2021-08-06
  • 康宝推“绿盾行动”向珠三角餐饮业赠送2000台消毒柜 2021-08-06
  • 几何智慧携纳米自洁净涂层系列产品亮相广东建筑展 2021-08-04
  • 清洁电器延续去年高速增长态势 2021-08-04
  • 火药味十足!中航锂电和宁德时代“互掐” 2021-08-04

基本摸清广东革命文物家底!计有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 “达夫赏饭”后,鲁迅吟出传世诗篇 2021-08-19
  • 演奏家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著名长笛演奏家刘作亮:音乐是有温度的声音,是无法被取代的 2021-07-10
  • 孙中山亲笔信、飞虎队系列展品……广州华侨博物馆开馆 2021-07-09
  • 广东将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开展妆彩涂画整治 2021-07-08
  • 亚细亚古代文明展:展现亚洲万余年历史 2021-07-08
  • 她也有个诗廊梦 2021-06-23
  • 行花街、沙河粉、湛江木偶戏……广东18项非遗晋升“国家级” 2021-06-13
  • 走心的政治书!「学习三部曲」连续三年登上畅销榜 2021-08-06

五一觅食攻略:舌尖上的漫游即将开启

  • 【美食】为食猫手记|感动你的是温度 2021-08-09
  • 家乐福“原产地直采”打通全球供应链,秘鲁“森林奶油”直达百姓餐桌 2021-07-30
  • 【美食】芳香蔬菜:清新美味舌尖舞动 2021-06-24
  • 【美食&父爱②】父亲引入门,修行二十年只为一味靓鸡 2021-06-18
  • 【美食&父爱①】关志泉:童年耳濡目染,转几十载找回美食初心 2021-06-17
  • 为食猫手记|记取最美好的味道 2021-06-12
  • 客家地道美食,法餐方式登场 2021-05-27
  • 【母爱&美食⑧】忠于初心,致敬伟大母亲 2021-05-09
金羊图库
  • “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吸引观众
  • 马尼拉降级封城见闻:商场内设疫苗接种点
  • 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 中国存储能力最大的LNG接收站投产 将提高北京调峰供气能力
  • 中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瓣齿鲨:跨洋迁徙的顶级捕食者
  • 南京市旅游景区室外区域有序恢复开放
  • 喀布尔机场附近发生爆炸 美国白宫降半旗致哀
  • 校园消杀防疫迎开学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柬埔寨官员: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损害国际抗疫合作
2021-08-29 15:40:56
美国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学和世界
2021-08-29 15:40:56
微信、抖音、微博等整治平台违规财经内容
2021-08-29 10:08:35
国家卫健委:28日新增确诊病例3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021-08-29 09:14:50
28日广东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2021-08-29 09:02:3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创二代来啦丨“二代”对“创”都是有执念的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李卉;黄婷;林曦  2021-08-27
剑桥毕业主修化工,他为何从“高大上”的战略咨询转行物流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卉 黄婷 林曦 实习生 许博桓 张松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这是个规模10万亿元的市场,很有意思。”戴着眼镜、身材清瘦的余昌泳这样对羊城晚报记者描绘他所在的行业,这位毕业于剑桥的年轻人,曾在伦敦的国际咨询公司就职,后来却回国进入岳父创立的宝供物流集团。

为何从“高大上”的战略咨询转行有“傻大笨粗”之嫌的物流业?“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多创新发生在这里。”余昌泳这样说。20年来,作为中国第一个以“物流”命名的企业,宝供曾开创了业内很多第一,作为进入企业的家族第二代成员,仍在学习历练当中的余昌泳,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开创出一份天地的期待和执念:“二代对‘创’都是有情怀的。”

余昌泳

脱“虚”向“实” 从战略咨询转战物流

1989年出生的余昌泳15岁就出国读中学,在剑桥大学读完化工本科和硕士之后,他曾在伦敦的国际咨询公司任职数年。在国外的日子原本顺风顺水,但2016年年底,他却选择回国,进入总部位于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说起为何从“高大上”的国际咨询机构回归传统实业,这当中除了与太太相识因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机缘巧合,更多地则在于他对自己“回国发展、进入实业”的目标设定。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国际化集团的CEO和高层。”回顾当年,余昌泳笑着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彼时,在战略咨询公司从业的这种体验让他很兴奋。帮助企业在并购或进入新市场时,提供战略决策上的研究和咨询,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但后来,他对这份很多人羡慕的职业有了更多审视:“我觉得做咨询还是比较虚,而且我们当时很年轻,没有很多实操经验,很难去给企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更多是一个数据或知识的搬运工。”在他看来,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涉足的内容多少是比较浅的。

这让他萌生了进入实业领域的想法。在他看来,未来必然是“虚实结合”的时代,除了战略洞察,还要有好的产品,强有力的执行,再结合资本的助力,才能让企业更上一层楼。

勇吃“螃蟹” 岳父曾开创诸多行业第一

实际上,回国进入物流行业,还源于余昌泳有这样的认识:“中国的物流业或者说快递业在世界上也是很先进的。比如在英国收一个快递,如果你不在家,他也不会电话联系,而是给你送到附近的分拣站,你可能坐大巴辗转几次才能到。”

方便、快捷、高效,是如今中国物流业的写照。但在几十年前,情况绝非如此。

物流从“傻大笨粗”到现代化的转变,正是发生在余昌泳的岳父、宝供物流创始人刘武所经历的那些激情岁月。

如同很多创一代一样,说起刘武,在物流行业称得上是敢吃螃蟹的人。

时光回到27年前,1994年,31岁的潮汕人刘武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物流企业广东宝供储运有限公司,从此,他率领的宝供军团便拉开了中国现代物流探索发展的序幕。20多年来,陆续在行业创造了很多第一:最早运用“门对门一体化服务”等现代物流理念、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先进的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系统、在中国物流业率先推行“基地战略”……

1996年,宝供率先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被称为编织了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第一张“天网”;199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以物流命名的企业集团;2002年,又推进基地战略,搭建了自己的“地网”,引发了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变革……

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刘武还不惜投入数千万元巨资,连续20多年举办中国物流高级技术与管理研讨会,并在行业设立了“宝供物流奖学金”,以鼓励优秀学子。

20多年来,宝供与宝洁、联合利华、美孚、安利等世界500强及大型制造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企业也发展为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包含现代物流设施投资、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等供应链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集团。

正是由于数十年来的诸多探索,2018年,刘武和他执掌的宝供物流,分别登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改革开放40年物流行业企业家代表性人物”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物流行业代表性企业”榜单。

“有很多难点要攻克”

物流犹如社会的毛细血管,事关整个社会的物资流通效率。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2020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已达10万亿元之巨。

随着京东、菜鸟等跨行业巨头的进入,以及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物流业的市场生态也面临重塑。刘武和他的团队,乃至进入企业的家族第二代的年轻人,也必须直面新挑战。

在宝供总部的办公大楼内,一块智慧大屏数字闪烁,“这是我们为某500强企业定制化搭建的供应链控制塔大屏,客户在不同城市仓库的订单量、出入库量等状态,都可动态管理,实现质量可控。”余昌泳兴致勃勃地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如今宝供不只停留在物流层面,而是延伸到提供整个供应链解决方案。“给我们的大客户全方位的服务”。

“抓大”不“放小”,在服务大客户的同时,中小客户的拓展和平台化转型,成为另一个抓手。承担这一角色的,就是余昌泳目前所在的宝供子公司一站网。

  2016年进入宝供后,余昌泳先是在集团从事战略研究工作,随后进入一站网任副总经理,担纲市场销售和产品设计。

“未来行业一定是产品化、平台化、科技化的,我们做一站网也是想孵化这样一个平台。”余昌泳告诉记者,在宝供的板块内,一站网扮演的是一个线上的角色,搭建一个针对中小客户的物流平台。“从原本只是服务大客户,到服务更多广大中小客群,带动集团往平台化、线上化转型。”

“很多难点要攻克”,余昌泳坦承,“目前并没有可对标的模板。”在他设想当中,一站网不是货拉拉也不是满帮,不止于车货匹配,还承担运输过程的管理和风控。要将数字化能力渗透到组织管理中,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

如今努力已初见成效。作为广东首批网络货运平台之一,目前一站网拥有400多名员工,整合了五六万台车辆和司机,三四千的车队跟专线,且活跃度很高。去年疫情期间,一站网推出的“无接触物流服务”,从订单处理到提货、干线运输、送货等一系列流程,都能通过线上化技术手段实现,也收获了不错的评价。

“我给自己画了个圈,我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当初从国际咨询公司转战物流,跨度可谓不小。5年前初入行时,余昌泳也经历了一定的落差。尤其是在负责物流产品的时候,为了对物流专线成本摸底,他和同事经常去货运市场,到一家家档口找物流老板摸查访谈,跟一个个司机了解需求。这种体验跟此前在咨询公司的“高大上”相比,显然相去甚远。

“很接地气,一开始不太适应,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无法施展。”余昌泳笑说,但后来他发现,对市场不同环节的了解,让他对行业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更理解了战略、执行、组织、机制的重要性。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段经历都会让人成长。

主抓销售的余昌泳,曾带领团队拿下数个千万级业务并持续挖潜续约,其中那些艰难的价格谈判、回款异常谈判至今让他印象深刻。有的大客户每年都要招投标,“每年都有出局风险”的压力山大,仍历历在目。但一路克服走过来的喜悦,也格外让人难忘。

尽管仍在学习历练当中,余昌泳也推动和主导了公司的一部分创新业务。就在近期,由他主导推进孵化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准备再上台阶,拟单独成立公司运作,“希望做成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一些与物流科技相关的项目,也在同步推动。在他看来,物流的科技化,未来能给行业带来极大价值。

谈到岳父,余昌泳多次用到“创新”这个词,“他总是做开创性的事。”这无时不在激励着他。作为“二代”,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父辈的基础上做事,会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脚踏实地,不求大,但求深求实,“如果我能得到一些好的资源,就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它增值发扬光大,不然就代表我没有在创造价值。”“我给自己画了个圈,我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出成绩来。”

“岳父没有框框,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父辈筚路蓝缕历尽艰辛打下基业,如今时光飞逝,尽管宝供仍是行业巨头之一,但资本随时可能催肥任何一个新来者,行业格局随时可以改写,须臾不可懈怠。

前有曾开创不少行业第一的父辈,后有待攻克的诸多难题,面对行业的快速更新迭代,作为进入企业的家族第二代,有没压力?

余昌泳坦言,自己目前仍处于学习和历练的阶段。在未来的规划上,岳父并没有设定条条框框。“他不喜欢条条框框,也不喜欢给你去安排,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我没有感受到压力。”

但岳父的敢为人先,和不遗余力推动行业发展的执著精神,就是无声的鞭策。

物流行业的广阔让余昌泳看到很多可能:“未来要通过很多技术手段管理物流资源,包括无人货车、全程在途跟踪等,这些都会用到。这是个10万亿元级别的市场,未来会有很多创新发生在这里。”

而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能在某个细分领域,带领团队做出对客户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我当然愿意做创二代,大家对‘创’都是有情怀的,对吧?毕竟这代表你能够做出自己的作品”。

对话:

是优势也是挑战和束缚

“二代”的标签可能是“双刃剑”

自古创业艰难守成不易,在民企进入传承高峰之际,外界对“二代”这个群体予以了高度关注,“我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别的不去多想”——作为理工男的余昌泳,对自己的定位简单直接。或许是由于跨文化生活工作的经历,也让他对“二代”的身份和传承的认识,有了更理性多元的视角。

羊城晚报:人们经常在“二代”前面加个形容词,比如“富”二代或者“创”二代,你喜欢被称为“二代”吗?

余昌泳:“二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父辈已经铺垫好了一定基础。但作为“二代”,有优势也有挑战和束缚。优势就是你有一些可以撬动的资源,但这也是挑战,因为这可能也是一些束缚,你在这个领域的资源非常多,可能就限制眼界,觉得自己只能干这一行。另外,父辈过往的成功,也会让你有惯性思维,觉得这样做就是对的。但实际上,企业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所以“二代”的身份也可能是“双刃剑”。

羊城晚报:你会抗拒“二代”这个标签吗?

余昌泳:我觉得还好,因为我对自己的评估,是以自己能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为基础,而不是说当前有多少资源。如果我有既定的资源基础,我一定要在资源基础上做增值、做拓展,没做到其实就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也没有提升自己。

羊城晚报:你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在你看来,国外的家族企业传承跟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有什么不同?

余昌泳:国外的家族企业有一些是家族成员参与管理的,但大部分是有比较好的管理体系,家族成员只是董事的角色。但在国内,很多家族企业还是偏向自己的二代去传承,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另外在文化底蕴体系的构建上,国外还是比较注重。

所以我觉得家族企业也不一定是要“二代”去传承,如果有更好的掌舵者能把它做起来,何尝不可?因为毕竟它是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掌舵人必须要能带领企业往前走。比如像美的,也是交给职业经理人,而且做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未来家族企业传承应该是比较多元化的,中国也会越来越多这种职业经理人。

羊城晚报:从精神气质上来说,你认为新一代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余昌泳:我认为,新一代的企业家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第二要有科学精神,做决策要基于数据基于事实,基于你的假设被验证,用科学的方式去管理企业。

第三,要更加开放。很多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是模式的创新,也是组织的创新。做企业就是在做一个平台,做一个生态,一个好的生态好的平台,会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责编 | 杭莹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22:34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23:45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通电话
23:45
广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外地游客成消费主流
08:13
广东高速昨现5公里“长龙” 广惠高速4车相撞致2死6伤
08:13
“五一”假期全国2.3亿人次出游 超疫前同期水平
08:13
应急管理部:“五一”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08:13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08:53
5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08:52
暴雨袭粤致5.2万用户停电 昨日16时已修复通电
08: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