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财富>滚动新闻

第一财经董事长兼CEO李蓉:信息智能服务是媒体转型升级的第三增长曲线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5-07 15:01
分享到

4月27日,第一财经宣布全面进军金融信息智能服务领域,重磅推出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据悉,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将面向财富管理行业,通过智能内容运营和社交化营销两大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平台、多场景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

简言之,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将将致力于成为金融机构在新财富管理时代的最佳增长引擎。

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的推出被业界认为是第一财经近些年最重要的战略动作之一。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财经全媒体集团,第一财经一直在转型融合过程中引领创新风气。2015年,第一财经成立内容聚合中心,全面打通传统电视、报纸、网站的采编能力和资源。2018年,第一财经整合组建了旗舰新媒体中心,以第一财经App为旗舰打造“端、网、号”新媒体传播、产品、用户和经营体系,全面转向移动端。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体,在加速媒体主业融合转型升级的同时,第一财经还进军大数据领域,于2015年成立第一财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持续从数据维度赋能金融机构和消费企业,不断拓宽一家专业财经全媒体集团的业务想象边界。

近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蓉接受了媒体专访,深入探讨了第一财经的转型之路与未来布局,以及第一财经对于当前商业环境与媒体行业的种种思考。

李蓉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记者:近一年来第一财经大动作频频,比如4月27日刚刚发布了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4月19日和新浪财经共同宣布战略合作,去年还推出了一财号、云上会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第一财经的布局逻辑是怎样的?

李蓉:第一财经这些年的每一步动作,都是围绕着两个根本目标去布局的,即“内容影响力登顶”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我们的理念是“专业创造价值”,我们相信,真正专业优质、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一定会为社会、为机构、为个人创造价值。从内容到影响力,从影响力到服务赋能,我们一直在发挥自己的媒体基因和优势,在赋能别人的同时做强自己,这是我们发展布局的基本逻辑。

第一财经已经成立18年了,我们有着很多新兴媒体不具备的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也有着非常专业的内容团队。因此,怎样把内容影响力做到极致,我们的重点是发挥好专业能力和连接优势。比如和新浪财经的战略合作,就是将自己的原创能力、视频能力和新浪财经的用户及平台能力连接,形成优势互补;去年推出一财号,也是希望通过权威媒体的公信力优势和连接优势,聚拢活跃在中国财经界、企业界的优质意见领袖,为当前碎片化的舆论场提供更多理性客观的声音。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基于“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我们致力于为他人创造价值,以此为前提实现自身价值的创造和提升。举个例子,疫情期间第一财经开创的“云上会”项目模式,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搭建平台,给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支招,帮助他们度过 难关,这一线上模式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真正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价值,项目本身很快也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突破。

记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场景化”在近些年被频繁提及,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场景化运营。第一财经在2019年就发布了内容场景化创新战略,目前这一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蓉:第一财经的内容场景化战略虽然是2019年正式提出的,但其实早在2015年我们就开始进行场景化探索了。可以说,第一财经是业内最早面向金融机构构建场景化内容生态的媒体。最初我们是和蚂蚁金服、招商银行、陆金所这样的头部机构合作,把经过专业精选和加工生产的财经资讯输出到对方平台上,后来又升级为定制财经资讯、图文条漫、语音播报等形态。近两年,我们也开始提供视频、直播等各种场景化内容服务,通过与这些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触达了更广大的用户。

事实证明,这种根据场景需求定制内容的模式是成功的,它可以帮助平台极大地提升用户粘性和满意度。后来我们又将这种“B to B for C”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更多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应用场景创新提供优质内容,以提升用户体验。现在我们已经为超过50%的头部金融机构提供场景化内容服务了。这也是典型的在赋能别人的同时为自身创造了价值。

记者: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的发布,是否可以视为第一财经内容场景创新战略的延伸呢?

李蓉:是的!移动互联网的后半场,总体流量已见顶,今天已经身处数字经济中的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流量的留存和转化。如何更加有效地、低成本地获客,如何更好地提升存量用户的粘性和转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非常关键的就在于要将场景化的内容,通过智能化的服务来实现精准触达和精细化运营。

5年前我们做出这样的趋势判断并开始探索场景化运营,现在随着5G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加坚定这个观点,并坚信要以科技的引擎为其加足马力,更快地在金融信息智能服务这根赛道上奔跑,助力金融机构在新财富管理时代的增长。所以,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的发布不仅是第一财经内容场景创新战略的延伸,更是一次全面升级。这是一次品牌升级,更是一次服务升级。我们会在专业多样的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更多的工具、产品和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更清晰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财智云

记者:金融场域的B端服务非常多,第一财经为什么要聚焦“面向财富管理行业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这一赛道?你们有哪些优势?

李蓉:选择这根赛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市场趋势。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202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0%左右,规模突破330万亿元人民币。所以这个行业还在快速成长中,还没有形成非常成熟的模式,大家都在尝试、探索,这一块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其次,我们看到的是用户的变化。中国投资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近50%的线上理财用户是90后及Z世代群体。我们自己做过一项面向全国人群的调研,只有不到10%的95后选择在理财中依赖传统的客户经理,而大部分95后信赖机构专家、专业财经媒体,甚至是一些专业理财达人的意见,然后再自己做决策,这和上一代的用户习惯非常不一样。

第三,我们看到的是金融机构的痛点,那就是“效率”。如何高效地发掘用户、分析用户、运营用户?如何真正实现用户有效陪伴,满足他们从财富延伸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兼具专业财经内容生产能力以及智能信息技术与运营能力的解决方案或服务商。

所以,我们推出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就是要面向财富管理行业,提供跨平台、多场景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通过智能内容运营和社交化营销两个维度,搭载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智能运营系统“万流”,以及财经达人运营管理平台“金斗云”两大旗舰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智能内容生产和运营、智能标签与推荐分发、财经达人筛选匹配在内的各种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地实现用户的精准触达和精细化运营,最终实现转化。

我们有四大优势:内容、品牌、技术、经验。从内容和品类的丰富度来讲,第一财经是所有财经媒体里最强的。我们有着海量的原创内容,资讯、新闻、深度报道、研究,以及各种财富管理类视频和直播。另外在多年的对外合作中,第一财经建立了超过800家版权库资源和2000多个财经达人资源,这些也是我们进军金融信息服务的一个基础条件。

品牌优势也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不论是用户还是机构,都对第一财经有着很强的信任感,我们只提供准确、及时、客观的信息和内容。这种因长期积淀带来的品牌信任感,是金融场景下非常核心的无形资产。

与此同时,我们积累了很好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在技术层面也形成了竞争优势。在过去5年与数百家金融机构和平台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沉淀了超过2万+标签体系及超过100亿次的策略应用经验,可以实现99%的内容推荐与分发准确度。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构筑起我们的技术护城河。

最后,因为我们已经有了5年场景化运营的探索,因此无论是上述技术层面的积累,还是对不同金融机构用户的理解,以及对内容适配度的把握,都形成了我们宝贵的经验优势。

记者:第一财经一直引领着传统财经媒体的转型方向。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第一财经是如何持续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力的?

李蓉:持续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是保持对时代发展动向的敏感性。作为一家财经媒体,我们长期沉浸在经济界、企业界中,所以有着更强的嗅觉和敏感性。行业接下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该往哪里走?我们会及时地洞察各种动向,及时跟进。

另一个动力是持续保持和 B端C端的与时俱进,一定要和他们同步,甚至要比他们更早去发现和引领新趋势。现在,B端的品牌和机构不再仅仅看重品牌形象传播,而更重视品效销合一,C端的用户想要获得更多元更有趣更便捷的信息内容,并且希望能为他们创造价值,这些变化都必须紧跟。

还有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就是要寻找跳脱出惯性约束、能够实现突破创新的模式。对于第一财经来说,我们早在2015年就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第一财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全面独立开展To B业务,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打造了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在商业赋能上的市场地位,也五年磨一剑在今天推出了服务金融机构的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我们还会深入推进这家公司更深度的改革和市场连接,我相信也会为第一财经带来更多可能性。

记者: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在第一财经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您对这个业务的未来还有怎样的期待?

李蓉: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第一财经财智云有望成为我们的第三增长曲线。

财经媒体的第一增长曲线是传统的媒体服务,第一财经也是如此;在第一曲线到达极限点的时候,我们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也就是全面转向新媒体发展,现在新媒体业务收入已经超过第一财经总收入的六成;现在这个阶段,第二曲线尚未到达极限点,但我们必须布局第三曲线,我认为就是高度智能化、精准化的信息服务。

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 )就是第一财经这一转型阶段的第三增长曲线,是我们实现“内容影响力登顶”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双重目标的一个落点。我们将充分用好自身的专业内容、运营、技术等信息智能服务能力,包括强大的品牌和财经达人资源,服务好各类金融机构在社交化、场景化时代增值提效的需求,帮助他们创造更多价值。

记者:近期上海市提出了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第一财经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既是上海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作为上海本土发展起来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财经媒体集团,第一财经必须服务好这一战略。

近期上海提出的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的目标,和一财的定位非常匹配,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将发挥自己的媒体基因和优势,通过专业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强化在金融与科技、金融机构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力,全面赋能各类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增长,为上海建设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从这个角度看,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正是第一财经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方向上的一个重要落子。

编辑: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州旅游形象IP首次线下亮相,阿蛮和咩仔谁更应该当团长?

  • 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前4位百亿级文旅项目齐齐“玩海”,可还行? 2021-04-14
  • 一文了解红色旅游市场变迁!赣粤两省党史教育推介会举行 2021-04-08
  • 广州文旅清明成绩亮眼:三天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2021-04-06
  • 广州市自驾游协会正式成立,岳超任首届会长 2021-04-06
  • 广州公共文化空间蝶变更美“市民客厅” 2021-03-24
  • 【春游记·文化游】这个清明节,不妨来场文化之旅! 2021-03-22
  • 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新出彩 广州文旅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1-03-03
  • 春节期间,近5万人次登上广州塔 2021-02-20

拥抱变革,重塑未来 捷豹路虎全面推动电动化战略

  • 全新第四代汉兰达年中上市,轴距再加长 2021-05-06
  • 今年汽车业要释放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 2021-05-06
  • 假期归来,别忘了给你的爱车做保养 2021-05-06
  • 广汽集团一季度净利近24亿引领新四化 2021-05-06
  • 百度无人驾驶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 向公众全面开放 2021-04-30
  • 川渝携手力促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 助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2021-04-30
  • 找个第三方机构鉴定特斯拉,有那么难吗? 2021-04-30
  • 报告:未来10年全球车企软件开发成本将增长83% 2021-04-30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 教育装备展大热门,唯酷智慧云黑板用液晶膜科技开启教室新视界 2021-04-25
  • 微盛·企微管家与腾讯企业微信达成战略合作 2021-04-23
  • realme真我Q3系列发布:售价999元起 2021-04-23
  • 如祺出行进驻珠海 首期投放500辆新能源车 2021-04-23
  • 广东移动全国首创“5G增速器” 建成超6万个5G基站 2021-04-20
  • 智能健身品牌FITURE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 2021-04-16
  • 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箭牌家居持续探索科技新动向形式 2021-04-14
  • 内置AI视觉传感器 浩瀚卓越推出手机稳定器新品 2021-04-13

汕头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约,今年选送24名潮剧学子入学

  • 一周艺文 |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公布,新书新展新榜单请查收 2021-04-18
  • “应给他相当的评价”:黄般若后人捐赠作品入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2021-04-16
  • 或可参与“重构岭南早期历史”!广州黄埔陂头岭遗址又发现43座古墓葬 2021-04-12
  • 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2021-04-02
  • 陕西:秦始皇陵保护范围内禁止修建与秦始皇陵有关的人造景点 2021-04-02
  • 跟随大董探寻美食背后蕴藏的人文情怀 2021-04-01
  • 从李亚鹏的原生家庭说起 2021-03-29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举办官方推介会 2021-03-27

五一觅食攻略:舌尖上的漫游即将开启

  • 【母爱&美食③】85后厨二代接棒家族生意,代代传承妈妈味道 2021-05-06
  • 【母爱&美食②】延续奶奶的手法,提升家常菜式仪式感 2021-05-05
  • 【母爱&美食①】幼时奠定美食基础,推荐妈祖面线让妈妈品尝 2021-05-05
  • 黑 2021-03-27
  • 【美食】“2021黑珍珠榜单”发布,广州钻级餐厅探觅攻略来了! 2021-03-27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金羊图库
  • 巴西疫情下“口罩芭蕾”舞者回归舞台
  • 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学校改建为新冠护理中心
  •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在海口举行
  • 长春:“彩绘车位”悄然流行
  • SpaceX“星际飞船”原型SN15成功完成高空飞行测试
  • 立夏,雨水搅局,广州好浪漫
  • 航拍建设中的贵州阳宝山特大桥
  • “五一”假期南昌舰景区迎民众参观热潮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联合国举行仪式悼念2020年因公殉职人员
2021-05-07 09:37:11
北京出现大风沙尘 今明两天继续“大风吹”
2021-05-07 09:36:51
杀害意大利警察 两名美国游客被判终身监禁
2021-05-07 09:37:11
日本拟延长疫情紧急状态
2021-05-07 09:37:11
因应恐怖主义威胁 日本政府将为奥运赛场划设禁飞区
2021-05-07 09:37:1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第一财经董事长兼CEO李蓉:信息智能服务是媒体转型升级的第三增长曲线
中国日报网  作者:  2021-05-07

4月27日,第一财经宣布全面进军金融信息智能服务领域,重磅推出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据悉,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将面向财富管理行业,通过智能内容运营和社交化营销两大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平台、多场景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

简言之,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将将致力于成为金融机构在新财富管理时代的最佳增长引擎。

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的推出被业界认为是第一财经近些年最重要的战略动作之一。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财经全媒体集团,第一财经一直在转型融合过程中引领创新风气。2015年,第一财经成立内容聚合中心,全面打通传统电视、报纸、网站的采编能力和资源。2018年,第一财经整合组建了旗舰新媒体中心,以第一财经App为旗舰打造“端、网、号”新媒体传播、产品、用户和经营体系,全面转向移动端。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体,在加速媒体主业融合转型升级的同时,第一财经还进军大数据领域,于2015年成立第一财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持续从数据维度赋能金融机构和消费企业,不断拓宽一家专业财经全媒体集团的业务想象边界。

近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蓉接受了媒体专访,深入探讨了第一财经的转型之路与未来布局,以及第一财经对于当前商业环境与媒体行业的种种思考。

李蓉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记者:近一年来第一财经大动作频频,比如4月27日刚刚发布了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4月19日和新浪财经共同宣布战略合作,去年还推出了一财号、云上会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第一财经的布局逻辑是怎样的?

李蓉:第一财经这些年的每一步动作,都是围绕着两个根本目标去布局的,即“内容影响力登顶”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我们的理念是“专业创造价值”,我们相信,真正专业优质、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一定会为社会、为机构、为个人创造价值。从内容到影响力,从影响力到服务赋能,我们一直在发挥自己的媒体基因和优势,在赋能别人的同时做强自己,这是我们发展布局的基本逻辑。

第一财经已经成立18年了,我们有着很多新兴媒体不具备的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也有着非常专业的内容团队。因此,怎样把内容影响力做到极致,我们的重点是发挥好专业能力和连接优势。比如和新浪财经的战略合作,就是将自己的原创能力、视频能力和新浪财经的用户及平台能力连接,形成优势互补;去年推出一财号,也是希望通过权威媒体的公信力优势和连接优势,聚拢活跃在中国财经界、企业界的优质意见领袖,为当前碎片化的舆论场提供更多理性客观的声音。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基于“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我们致力于为他人创造价值,以此为前提实现自身价值的创造和提升。举个例子,疫情期间第一财经开创的“云上会”项目模式,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搭建平台,给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支招,帮助他们度过 难关,这一线上模式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真正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价值,项目本身很快也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突破。

记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场景化”在近些年被频繁提及,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场景化运营。第一财经在2019年就发布了内容场景化创新战略,目前这一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蓉:第一财经的内容场景化战略虽然是2019年正式提出的,但其实早在2015年我们就开始进行场景化探索了。可以说,第一财经是业内最早面向金融机构构建场景化内容生态的媒体。最初我们是和蚂蚁金服、招商银行、陆金所这样的头部机构合作,把经过专业精选和加工生产的财经资讯输出到对方平台上,后来又升级为定制财经资讯、图文条漫、语音播报等形态。近两年,我们也开始提供视频、直播等各种场景化内容服务,通过与这些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触达了更广大的用户。

事实证明,这种根据场景需求定制内容的模式是成功的,它可以帮助平台极大地提升用户粘性和满意度。后来我们又将这种“B to B for C”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更多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应用场景创新提供优质内容,以提升用户体验。现在我们已经为超过50%的头部金融机构提供场景化内容服务了。这也是典型的在赋能别人的同时为自身创造了价值。

记者: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的发布,是否可以视为第一财经内容场景创新战略的延伸呢?

李蓉:是的!移动互联网的后半场,总体流量已见顶,今天已经身处数字经济中的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流量的留存和转化。如何更加有效地、低成本地获客,如何更好地提升存量用户的粘性和转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非常关键的就在于要将场景化的内容,通过智能化的服务来实现精准触达和精细化运营。

5年前我们做出这样的趋势判断并开始探索场景化运营,现在随着5G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加坚定这个观点,并坚信要以科技的引擎为其加足马力,更快地在金融信息智能服务这根赛道上奔跑,助力金融机构在新财富管理时代的增长。所以,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的发布不仅是第一财经内容场景创新战略的延伸,更是一次全面升级。这是一次品牌升级,更是一次服务升级。我们会在专业多样的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更多的工具、产品和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更清晰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财智云

记者:金融场域的B端服务非常多,第一财经为什么要聚焦“面向财富管理行业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这一赛道?你们有哪些优势?

李蓉:选择这根赛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市场趋势。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202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0%左右,规模突破330万亿元人民币。所以这个行业还在快速成长中,还没有形成非常成熟的模式,大家都在尝试、探索,这一块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其次,我们看到的是用户的变化。中国投资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近50%的线上理财用户是90后及Z世代群体。我们自己做过一项面向全国人群的调研,只有不到10%的95后选择在理财中依赖传统的客户经理,而大部分95后信赖机构专家、专业财经媒体,甚至是一些专业理财达人的意见,然后再自己做决策,这和上一代的用户习惯非常不一样。

第三,我们看到的是金融机构的痛点,那就是“效率”。如何高效地发掘用户、分析用户、运营用户?如何真正实现用户有效陪伴,满足他们从财富延伸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兼具专业财经内容生产能力以及智能信息技术与运营能力的解决方案或服务商。

所以,我们推出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就是要面向财富管理行业,提供跨平台、多场景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通过智能内容运营和社交化营销两个维度,搭载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智能运营系统“万流”,以及财经达人运营管理平台“金斗云”两大旗舰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智能内容生产和运营、智能标签与推荐分发、财经达人筛选匹配在内的各种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地实现用户的精准触达和精细化运营,最终实现转化。

我们有四大优势:内容、品牌、技术、经验。从内容和品类的丰富度来讲,第一财经是所有财经媒体里最强的。我们有着海量的原创内容,资讯、新闻、深度报道、研究,以及各种财富管理类视频和直播。另外在多年的对外合作中,第一财经建立了超过800家版权库资源和2000多个财经达人资源,这些也是我们进军金融信息服务的一个基础条件。

品牌优势也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不论是用户还是机构,都对第一财经有着很强的信任感,我们只提供准确、及时、客观的信息和内容。这种因长期积淀带来的品牌信任感,是金融场景下非常核心的无形资产。

与此同时,我们积累了很好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在技术层面也形成了竞争优势。在过去5年与数百家金融机构和平台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沉淀了超过2万+标签体系及超过100亿次的策略应用经验,可以实现99%的内容推荐与分发准确度。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构筑起我们的技术护城河。

最后,因为我们已经有了5年场景化运营的探索,因此无论是上述技术层面的积累,还是对不同金融机构用户的理解,以及对内容适配度的把握,都形成了我们宝贵的经验优势。

记者:第一财经一直引领着传统财经媒体的转型方向。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第一财经是如何持续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力的?

李蓉:持续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是保持对时代发展动向的敏感性。作为一家财经媒体,我们长期沉浸在经济界、企业界中,所以有着更强的嗅觉和敏感性。行业接下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该往哪里走?我们会及时地洞察各种动向,及时跟进。

另一个动力是持续保持和 B端C端的与时俱进,一定要和他们同步,甚至要比他们更早去发现和引领新趋势。现在,B端的品牌和机构不再仅仅看重品牌形象传播,而更重视品效销合一,C端的用户想要获得更多元更有趣更便捷的信息内容,并且希望能为他们创造价值,这些变化都必须紧跟。

还有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就是要寻找跳脱出惯性约束、能够实现突破创新的模式。对于第一财经来说,我们早在2015年就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第一财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全面独立开展To B业务,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打造了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在商业赋能上的市场地位,也五年磨一剑在今天推出了服务金融机构的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我们还会深入推进这家公司更深度的改革和市场连接,我相信也会为第一财经带来更多可能性。

记者: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在第一财经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您对这个业务的未来还有怎样的期待?

李蓉: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第一财经财智云有望成为我们的第三增长曲线。

财经媒体的第一增长曲线是传统的媒体服务,第一财经也是如此;在第一曲线到达极限点的时候,我们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也就是全面转向新媒体发展,现在新媒体业务收入已经超过第一财经总收入的六成;现在这个阶段,第二曲线尚未到达极限点,但我们必须布局第三曲线,我认为就是高度智能化、精准化的信息服务。

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 )就是第一财经这一转型阶段的第三增长曲线,是我们实现“内容影响力登顶”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双重目标的一个落点。我们将充分用好自身的专业内容、运营、技术等信息智能服务能力,包括强大的品牌和财经达人资源,服务好各类金融机构在社交化、场景化时代增值提效的需求,帮助他们创造更多价值。

记者:近期上海市提出了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第一财经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既是上海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作为上海本土发展起来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财经媒体集团,第一财经必须服务好这一战略。

近期上海提出的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的目标,和一财的定位非常匹配,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将发挥自己的媒体基因和优势,通过专业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强化在金融与科技、金融机构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力,全面赋能各类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增长,为上海建设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从这个角度看,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正是第一财经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方向上的一个重要落子。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22:34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23:45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通电话
23:45
广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外地游客成消费主流
08:13
广东高速昨现5公里“长龙” 广惠高速4车相撞致2死6伤
08:13
“五一”假期全国2.3亿人次出游 超疫前同期水平
08:13
应急管理部:“五一”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08:13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08:53
5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08:52
暴雨袭粤致5.2万用户停电 昨日16时已修复通电
08: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