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月两只股票被评为“卖出”背后 券商评级那些事儿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思源 肖玮 发表时间:2019-03-12 23:49

3月7日和3月8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对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给予了“卖出”评级,上证指数在3月8日大跌4.40%,下跌136.56点,一天跌破3000点。上述四家上市公司股价也在当天全部跌停。

一时间,券商评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据Wind数据库统计,在3个月内,券商甚少给出“卖出”评级,仅有的两次正是上述的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而在近5天内,给出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卖出”评级的两家券商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同样给出了不少“正面”用词的评级。

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在近5日内,中信证券共对东方盛虹等19只股票给出了“买入”“增持”或“持有”的评级,而华泰证券则对华夏银行等7只股票给出了“买入”或“增持”的评级。此外,给出中信建投“卖出”评级的华泰证券沈娟,分别于3月8日和3月10日对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给出了“买入”的维持评级。

券商人士称,股票评级是指分析机构通过对发行公司的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及其他能力,考虑到股票市场性、波动性等条件下,对股票进行评级的行为。一般来说,国内机构对股票评级很少评为减持及以下,“通常来说,机构的评级可以看低一级,例如,评级为观望的,已经代表着机构对这只股不看好,对后市趋于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近5日内,券商共发生了286次评级行为

据Wind数据库统计,在近5日内,最新机构首次关注股票、最新买入评级股票、最新评级调高股票和最新评级调低股票分别有39只、217只、19只和11只,券商合计做出了286次评级行为。其中,仅有2只股票被给出了“卖出”评级,分别是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

在最新机构首次关注的股票中,共涉及20家券商39次评级行为,国盛证券、国泰君安、新时代证券和广发证券在近5日内分别首次关注了8只、4只、4只和3只股票。除中信证券童成墩于3月7日明确对中国人保给出“卖出”评级外,其余均为“正向”用词,其中,买入15只、增持12只、推荐5只、谨慎增持2只、强烈推荐2只、持有1只以及优于大市1只。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称,业内对股票投资评级无统一规范,因此在阅读各家券商的研究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需看一下报告后面的解释。

在最新买入评级股票中,共涉及32家券商217次评级行为,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安信证券、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在近5日内分别对16只、15只、14只、14只和13只股票给出买入评级。在217次的买入评级行为中,“买入”“强烈推荐”“推荐”“增持”“强推”分别有152只、24只、17只、15只和9只,调整方向为“维持”“首次关注”“调高”的分别有180只、21只和16只。

在最新评级调高股票中,共涉及16家券商19次评级行为,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在5日内各对2只股票的评级进行了调高,其余13家券商均为一只。其中,顺网科技被给出了较高的目标涨幅,截至3月11日收盘,顺网科技报收19.20元/股,自今年1月30日以来累计上涨了56%,国信证券张衡预计顺网科技目标价位在26元/股至29元/股之间,按此计算,其预计顺网科技仍有35%至51%的上涨空间。

在最新评级调低股票中,共涉及8家券商11次评级行为,是四项统计中最少的。华泰证券、信达证券、中信证券在近5日内各对2只股票的评级进行了调低,最终被给出“卖出”评级的仅有中信建投一家,华泰证券沈娟于3月8日将中信建投的评级由增持调整为卖出,目标价位在13.86元/股至17.33元/股,截至3月11日,中信建投报25.90元/股,下降7.63%,按此计算,沈娟预计离前述目标价位还有33%至46%的下跌空间。

除此以外,其余10次评级行为虽属于调低评级,但评级用词仍为“正面”,其中,增持8只,谨慎增持和优于大市各一只。

近三个月仅2家被定为“卖出”评级

将时间拉长至近3个月时间,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仅有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被定为“卖出”评级,而且调整均发生在上周。

3月7日和3月8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对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给予了“卖出”评级,上证指数在3月8日大跌4.40%,下跌136.56点,一天跌破3000点。上述四家上市公司股价也在当天全部跌停。

继3月8日(周五)跌停后,截至3月11日(周一)收盘,上市公司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再度大跌,其中,中国人保下跌9.87%,报收10.41元/股,两天累计下跌18.86%,总市值4604亿元,蒸发近1070亿元;

中信建投下跌7.63%,报收25.90元/股,两天累计下跌16.88%,总市值1980亿元,蒸发近403亿元。

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近3个月的最新评级调低股票中,“正面”用词占绝大多数,“增持”“谨慎推荐”“优于大市”“审慎推荐”“推荐”分别有103只、20只、19只、19只和16只,而“中性”“观望”分别有19只和1只。

【观察】给人保亮“红牌”的中信证券分析团队多次斩获最佳分析师奖

2月28日,中信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为中国人保开出“红牌”,在一份名为《财险龙头,但A股显著高估》的研究报告中,中信证券给了今年已在A股市场上大涨接近140%的中国人保首次覆盖的“卖出”评级。

报告中显示,给人保开出“红牌”的中信证券分析师团队,由童成墩、邵子钦、田良、薛姣四人组成,其中,邵子钦带领的非银团队曾多次获得券商分析师界的奥斯卡奖——《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团队奖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1年间,邵子钦曾5次拿到《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奖,分别是:200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1名;2008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4名;2009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2名;201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1名;201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2名。

据一位头部券商的分析师称,分析师在斩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奖项后,年薪将有质的飞跃。

据悉,股票评级是指分析机构通过对发行公司的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及其他能力,考虑到股票市场性、波动性等条件下,对股票进行评级的行为。

目前,国内股票评级系统常见的分为强力买入、买入、观望、适度减持、卖出等级别。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来说,国内机构对股票评级很少评为减持及以下,“通常来说,机构的评级可以看低一级,例如,评级为观望的,已经代表着机构对这只股不看好,对后市趋于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一位来自中型券商研究院的分析师称,一份研报的诞生来源于一个团队的努力,在已经获取的企业的信息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等多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才谨慎地给出买入或减持的评级。

“但因为分析师很多时候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称,再加上面对考核、业绩压力,分析师很难对后市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言判断。”这位分析师补充,“一般来说,分析师的主要工作是完善买方的决策思路,尽量周全地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后果,然后为投资者给出相应的建议,但这种建议并非意味着绝对正确,后市的走向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上述头部券商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尽管机构出具的不少研报似乎“看走眼”,但因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无法对参考机构研报后的投资失误带来的损失给出矛头指向券商的直接证据,所以即使归因于机构对个股评级、或是后市预测有判断失误,投资者也很难因此而追回损失。

【监管】“不靠谱”研报频现 海通证券银河证券曾因研报违规被罚

券商研报看似如“脱缰野马”,但券商研报出问题已经成为股市的一种“新常态”,也引起了监管的高度关注。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已有券商分析师因不实的研报而受到监管处罚。

2017年12月11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海通证券研究员施毅出具警示函,称2017年7月30日至9月19日期间,海通证券发布4篇“江特电机”研究报告。报告中将江特电机2017年的估值从45倍逐步上升至2018年的70倍估值,由此将“江特电机”6个月内目标股价从7月30日的13.05元提升至8月8日的15元、9月12日的28元,估值倍数调整依据不充分,不审慎。

处罚决定书中称,上海证监局认为,施毅作为上述4篇“江特电机”研究报告的制作人和署名人,对报告内容负有直接责任。上海证监局要求施毅严守合规底线,严格遵循客观、审慎、专业等执业原则,切实提高研究报告的制作质量。

2011年7月9日,银河证券发表名为《攀钢钒钛(000629):股价被严重低估》的研究报告称,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最低目标价应达188元。2011年7月15日,攀钢钒钛放量涨停,收13.44元,成交额30亿,换手率7.24%。但银河证券在7月15日又发表声明称,该报告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攀钢钒钛理论上涨空间应该为56.12元。

之后攀钢钒钛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停牌,针对报告进行核查。在公司发布的核查公告中显示,“近期银河证券及其研究员并未对公司进行调研”,同时认为研报资源储量与公司已披露信息存在不一致。二是无法对研报中的吨盈利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

这种“不靠谱”的研报并非仅此而已,曾经的明星股乐视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wind所收录的研报中,有高达200多份研报将其判定为“买入”、甚至“强力买入”。甚至在2016年10月,乐视网危机濒临爆发前夕,高华证券还为其开出“强力买入”评级。  记者 张思源 肖玮

编辑:ZL
数字报
近三月两只股票被评为“卖出”背后 券商评级那些事儿
新京报  作者:张思源 肖玮  2019-03-12

3月7日和3月8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对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给予了“卖出”评级,上证指数在3月8日大跌4.40%,下跌136.56点,一天跌破3000点。上述四家上市公司股价也在当天全部跌停。

一时间,券商评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据Wind数据库统计,在3个月内,券商甚少给出“卖出”评级,仅有的两次正是上述的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而在近5天内,给出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卖出”评级的两家券商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同样给出了不少“正面”用词的评级。

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在近5日内,中信证券共对东方盛虹等19只股票给出了“买入”“增持”或“持有”的评级,而华泰证券则对华夏银行等7只股票给出了“买入”或“增持”的评级。此外,给出中信建投“卖出”评级的华泰证券沈娟,分别于3月8日和3月10日对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给出了“买入”的维持评级。

券商人士称,股票评级是指分析机构通过对发行公司的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及其他能力,考虑到股票市场性、波动性等条件下,对股票进行评级的行为。一般来说,国内机构对股票评级很少评为减持及以下,“通常来说,机构的评级可以看低一级,例如,评级为观望的,已经代表着机构对这只股不看好,对后市趋于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近5日内,券商共发生了286次评级行为

据Wind数据库统计,在近5日内,最新机构首次关注股票、最新买入评级股票、最新评级调高股票和最新评级调低股票分别有39只、217只、19只和11只,券商合计做出了286次评级行为。其中,仅有2只股票被给出了“卖出”评级,分别是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

在最新机构首次关注的股票中,共涉及20家券商39次评级行为,国盛证券、国泰君安、新时代证券和广发证券在近5日内分别首次关注了8只、4只、4只和3只股票。除中信证券童成墩于3月7日明确对中国人保给出“卖出”评级外,其余均为“正向”用词,其中,买入15只、增持12只、推荐5只、谨慎增持2只、强烈推荐2只、持有1只以及优于大市1只。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称,业内对股票投资评级无统一规范,因此在阅读各家券商的研究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需看一下报告后面的解释。

在最新买入评级股票中,共涉及32家券商217次评级行为,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安信证券、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在近5日内分别对16只、15只、14只、14只和13只股票给出买入评级。在217次的买入评级行为中,“买入”“强烈推荐”“推荐”“增持”“强推”分别有152只、24只、17只、15只和9只,调整方向为“维持”“首次关注”“调高”的分别有180只、21只和16只。

在最新评级调高股票中,共涉及16家券商19次评级行为,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在5日内各对2只股票的评级进行了调高,其余13家券商均为一只。其中,顺网科技被给出了较高的目标涨幅,截至3月11日收盘,顺网科技报收19.20元/股,自今年1月30日以来累计上涨了56%,国信证券张衡预计顺网科技目标价位在26元/股至29元/股之间,按此计算,其预计顺网科技仍有35%至51%的上涨空间。

在最新评级调低股票中,共涉及8家券商11次评级行为,是四项统计中最少的。华泰证券、信达证券、中信证券在近5日内各对2只股票的评级进行了调低,最终被给出“卖出”评级的仅有中信建投一家,华泰证券沈娟于3月8日将中信建投的评级由增持调整为卖出,目标价位在13.86元/股至17.33元/股,截至3月11日,中信建投报25.90元/股,下降7.63%,按此计算,沈娟预计离前述目标价位还有33%至46%的下跌空间。

除此以外,其余10次评级行为虽属于调低评级,但评级用词仍为“正面”,其中,增持8只,谨慎增持和优于大市各一只。

近三个月仅2家被定为“卖出”评级

将时间拉长至近3个月时间,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仅有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被定为“卖出”评级,而且调整均发生在上周。

3月7日和3月8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对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给予了“卖出”评级,上证指数在3月8日大跌4.40%,下跌136.56点,一天跌破3000点。上述四家上市公司股价也在当天全部跌停。

继3月8日(周五)跌停后,截至3月11日(周一)收盘,上市公司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再度大跌,其中,中国人保下跌9.87%,报收10.41元/股,两天累计下跌18.86%,总市值4604亿元,蒸发近1070亿元;

中信建投下跌7.63%,报收25.90元/股,两天累计下跌16.88%,总市值1980亿元,蒸发近403亿元。

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近3个月的最新评级调低股票中,“正面”用词占绝大多数,“增持”“谨慎推荐”“优于大市”“审慎推荐”“推荐”分别有103只、20只、19只、19只和16只,而“中性”“观望”分别有19只和1只。

【观察】给人保亮“红牌”的中信证券分析团队多次斩获最佳分析师奖

2月28日,中信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为中国人保开出“红牌”,在一份名为《财险龙头,但A股显著高估》的研究报告中,中信证券给了今年已在A股市场上大涨接近140%的中国人保首次覆盖的“卖出”评级。

报告中显示,给人保开出“红牌”的中信证券分析师团队,由童成墩、邵子钦、田良、薛姣四人组成,其中,邵子钦带领的非银团队曾多次获得券商分析师界的奥斯卡奖——《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团队奖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1年间,邵子钦曾5次拿到《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奖,分别是:200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1名;2008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4名;2009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2名;201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1名;201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非银行金融”第2名。

据一位头部券商的分析师称,分析师在斩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奖项后,年薪将有质的飞跃。

据悉,股票评级是指分析机构通过对发行公司的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及其他能力,考虑到股票市场性、波动性等条件下,对股票进行评级的行为。

目前,国内股票评级系统常见的分为强力买入、买入、观望、适度减持、卖出等级别。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来说,国内机构对股票评级很少评为减持及以下,“通常来说,机构的评级可以看低一级,例如,评级为观望的,已经代表着机构对这只股不看好,对后市趋于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一位来自中型券商研究院的分析师称,一份研报的诞生来源于一个团队的努力,在已经获取的企业的信息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等多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才谨慎地给出买入或减持的评级。

“但因为分析师很多时候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称,再加上面对考核、业绩压力,分析师很难对后市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言判断。”这位分析师补充,“一般来说,分析师的主要工作是完善买方的决策思路,尽量周全地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后果,然后为投资者给出相应的建议,但这种建议并非意味着绝对正确,后市的走向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上述头部券商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尽管机构出具的不少研报似乎“看走眼”,但因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无法对参考机构研报后的投资失误带来的损失给出矛头指向券商的直接证据,所以即使归因于机构对个股评级、或是后市预测有判断失误,投资者也很难因此而追回损失。

【监管】“不靠谱”研报频现 海通证券银河证券曾因研报违规被罚

券商研报看似如“脱缰野马”,但券商研报出问题已经成为股市的一种“新常态”,也引起了监管的高度关注。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已有券商分析师因不实的研报而受到监管处罚。

2017年12月11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海通证券研究员施毅出具警示函,称2017年7月30日至9月19日期间,海通证券发布4篇“江特电机”研究报告。报告中将江特电机2017年的估值从45倍逐步上升至2018年的70倍估值,由此将“江特电机”6个月内目标股价从7月30日的13.05元提升至8月8日的15元、9月12日的28元,估值倍数调整依据不充分,不审慎。

处罚决定书中称,上海证监局认为,施毅作为上述4篇“江特电机”研究报告的制作人和署名人,对报告内容负有直接责任。上海证监局要求施毅严守合规底线,严格遵循客观、审慎、专业等执业原则,切实提高研究报告的制作质量。

2011年7月9日,银河证券发表名为《攀钢钒钛(000629):股价被严重低估》的研究报告称,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最低目标价应达188元。2011年7月15日,攀钢钒钛放量涨停,收13.44元,成交额30亿,换手率7.24%。但银河证券在7月15日又发表声明称,该报告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攀钢钒钛理论上涨空间应该为56.12元。

之后攀钢钒钛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停牌,针对报告进行核查。在公司发布的核查公告中显示,“近期银河证券及其研究员并未对公司进行调研”,同时认为研报资源储量与公司已披露信息存在不一致。二是无法对研报中的吨盈利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

这种“不靠谱”的研报并非仅此而已,曾经的明星股乐视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wind所收录的研报中,有高达200多份研报将其判定为“买入”、甚至“强力买入”。甚至在2016年10月,乐视网危机濒临爆发前夕,高华证券还为其开出“强力买入”评级。  记者 张思源 肖玮

编辑:ZL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