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划上句号。回望保险业这一年,高层管理人员变动始终伴随。据梳理,2018年保险业共有70余位高管的任职资格获得批复,这一数字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共有14家保险公司齐换董事长和总经理,含有5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除此之外,业绩不佳仍为部分保险公司高管变动的主要原因。
14家保险公司齐换董事长、总经理
据整理,2018年共有14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先后被更换。
其中,在今年整个保险圈最能引起市场震动的人事变动莫过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三大保险集团的领导班子调整。
中国人保的人事调整要追溯到2017年。是年,从中国人寿总裁之位赴任中国人保总裁后,8个月的时间,缪建民正式成为中国人保新一任掌舵人。而这一人事变动,于今年2月2日获得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复。同时,人保财险、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人保资产的董事长一一变更为缪建民。随后,9月12日,白涛获批担任中国人保总经理。另外,人保养老的董事长、总经理则分别由唐志刚和张海波担任。
根据上级单位决定,华润集团原总经理罗熹出任中国太平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太平原董事长王滨出任中国人寿董事长,而中国人寿原董事长杨明生到期退休。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复,罗熹、王思东分别于12月10日、8月31日获批中国太平董事长、总经理。而王滨于11月28日获批担任中国人寿的董事长;袁长清、崔勇则分别于2月26日、10月10日获批国寿养老的董事长、总经理。
而另一保险集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则延续了上一年的人事调整,今年仅有1位高管任职资格获批,即盛亚峰于7月5日获批担任太保产险的总经理。
2018年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获批的,还包括5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他们分别是,北京人寿、国宝人寿、海保人寿、黄河财险、瑞华健康。这5家保险公司的成立或填补了当地法人保险机构的空白,或战略定位具有明显特征。例如,国宝人寿填补了四川省级层面的首家全国性法人寿险机构;海保人寿为海南首家本土法人寿险公司;黄河财险为甘肃首家全国性地方法人保险公司。而北京人寿定位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基础,瑞华健康则定位于健康保险相关的业务。
说到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高管的补位,今年还有国富人寿的董事长;横琴人寿、华贵人寿、汇友建工、融盛财险、三峡人寿、太平科技、众惠相互的总经理也均于今年获得任职批复。
除此之外,工银安盛人寿、华安财保资产管理公司、信泰人寿、英大泰和人寿4家保险公司也上演了董事长、总经理齐换的“戏码”。
从高管任职资料来看,工银安盛人寿新任董事长马健实为工行“老人”,经历均与工行有关。而工银安盛人寿原总经理(总裁)张文伟或因年龄、聘期到期,由Stuart EdwardHarrison 担任临时负责人一段时间后,于7月公开新任总经理为吴茜,而其也为工行“老人”,1995年-2015年均在工行系统任职,2015年后在工银安盛人寿任职。而英大泰和人寿新任高管情况与工银安盛人寿相似,均与股东背景密不可分。
业绩差成部分险企高管变动主因
从公开信息中可获知,今年部分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变动仍与业绩不佳,甚至连年亏损有很大关系。财险公司中以国任财险、国泰产险、中意财险为代表,而寿险公司中以吉祥人寿为代表。
对于财险行业,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李芳洲表示,今年以来,财险业单月保费同比增速由年初的21%降至11月的7%,预计保费增速的下降与新车销量增速下滑有关,并预计2019年车险保费将呈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行业竞争主要集中于存量业务,而龙头险企竞争优势明显。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刘欣琦也曾表示,总体来看,行业综合成本率预计短期难有趋势性改善。
在此背景下,部分财险保险公司业绩承压,甚至导致连年亏损,而其高管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具体来看,国任财险近两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2016年亏损2.3亿元,2017年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亏损共计1.1亿元。国泰产险成立以来,11年(2009年-2017年)则累计亏损超10亿,今年前三季度再次亏损2981万元。而2007年成立的中意财险在2012年扭亏后,2016年、2017年再度陷入亏损,亏损额分别为2998.2万元、1.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再亏损约6000万元。
而成立于2012年的吉祥人寿,盈利状况同样不乐观。据统计,自成立后至2017年,吉祥人寿累计亏损约13.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吉祥人寿再度亏损1.1亿元。如今,来自于吉祥人寿最大股东方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此前为其副总裁)的黄志刚于7月24日获批吉祥人寿的新任董事长后,能否改善其后续的经营状况,还有待验证。(记者 郭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