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监会官方微信“证监会发布”16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第二届“养老金与投资”论坛上指出,截至目前,已先后批设26支养老目标基金,其中,5支已经结束募集并开始投资运作,吸引投资者超过18万户。
李超指出,凝聚共识,有序推进个税递延养老试点转常规的准备工作。从各国经验看,养老金的蓬勃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键点。一是要保障顺畅的运行机制,以账户制为基础,切实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二是要重视操作的便利,借鉴默认投资产品等人性化安排,提高百姓参与积极性;三是要提供适当的产品,引导百姓强化资产配置和权益投资意识,分享国民经济发展成果,有效抵御通胀,在其中,各国的公募基金已成为主要工具,美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约47%投向了公募基金。为此,我们要结合国情,充分吸收借鉴这些经验。
李超表示,按照个税递延养老政策一年期试点结束后将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的任务要求,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推进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个税递延养老账户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的规则,并配套完善信息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产品储备,将养老目标基金及部分长期运作规范、投资风格清晰的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截至目前,已先后批设26支养老目标基金,其中,5支已经结束募集并开始投资运作,吸引投资者超过了18万户,总体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李超认为,养老保障不仅仅关系到公募基金行业的投资管理,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制度设计方面,我认为统一账户体系的搭建是关键一环,”他表示,“统一账户体系能够有效防止行业分割、管理分割、条块分割,有利于扩大覆盖面,衔接好财税政策,做好计税、投资、提取等各个环节。所以,确保账户制度的统一,是保障第三支柱养老政策以及个税递延政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李超指出,坚持专业化与市场化,发挥投资管理在促进养老金可持续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2018年9月末,我国基金业受托管理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等各类养老金已达1.66万亿元,是我国养老金市场的主要投资管理队伍。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发展2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服务个人投资者的能力和经验,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有效账户数已达到5亿。在当前我国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进程加速、个人养老金即将转入常规发展的大背景下,基金行业应当继续发挥专业化投资管理的优势,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升合规风控水平,在服务各类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李超强调,注重资产配置,全面提升服务养老金投资的专业能力。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积极支持资产配置业务发展,推动行业机构建设服务于养老金资产配置的全链条、多层次专业架构,服务各类养老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着力拓展行业机构资产配置业务。支持基金中基金(FOF)发展,大力发展养老目标基金,强化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的导向,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研究制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之管理人(MOM)产品规则,提高为各类机构资金提供资产配置服务的能力;推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基金组合配置服务,将散户短期交易性资金逐步转化为长期配置性力量。
二是着力优化基金作为配置工具的定位。完善公募基金投资策略、适时拓展投资范围,丰富基金产品类型;强化基金产品运作监管,注重保持基金产品风格清晰、稳定;鼓励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产品发展,实行更加灵活的费率安排;支持公募基金适度运用金融衍生品等工具以提升组合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着力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强化信息披露,切实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规范支持各类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发挥股份回购制度的积极作用;支持各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交易监管,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做好自律管理与服务,优化基础市场投资环境,支持养老金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