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写入央行金融稳定报告,双十一迎考验

来源:新京报 作者:宓迪 发表时间:2018-11-05 20:47

近日,网联清算平台被写入最新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简称《报告》)中。

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总管”,网联自设立之日起就带着“断直连”的使命。随着“断直连”的推进,以往非银行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已成“过去式”。那么,直连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双十一临近,网联清算平台是否面临一定的压力?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总管”

网联官网信息显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NetsUnion Clearing Corporation,简称NUCC)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运营机构,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按照市场化方式,组织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同参股出资,于2017年8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举例来说,用户熟悉的支付宝,就是网联股东之一。新京报记者通过企查查了解到,在网联的全部45个股东中,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腾讯旗下)两家均持股9.61%。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亦是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12%。其他还有一些体量较小的支付公司也是网联的股东。

网联主要的功能什么?业界观点认为,网联类似“第三方支付版银联”,是支付战场上一位新的“大总管”。总的来说,银行卡支付业务归银联,非银行支付机构(俗称“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归“网联”。

网联官网信息显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作为全国统一的清算系统,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实现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商业银行一点接入,提供公共、安全、高效、经济的交易信息转接和资金清算服务,组织制定并推行平台系统及网络支付市场相关的统一标准规范,协调和仲裁业务纠纷,并将提供风险防控等专业化的配套及延展服务。

“断直连”有望终结支付风险隐患

“断直连”是网联平台诞生的使命之一。最新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有提及。

《报告》称,2010年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许可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业务。自此,非银行支付特别是网络支付业务飞速发展。而在网联清算平台建立以前,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采用典型的代理清算模式,115家从事网络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分别与上百家银行系统连接,这一模式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在“断直连”以前,支付清算业务领域存在诸多风险。首先是,多头开立账户,运维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其次是,接口标准和安全规范不统一,支付交易信息碎片化严重,且游离于监管之外,风险隐患较大。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支付机构为地方股权交易平台甚至无牌照的金融交易场所提供资金结算通道,介入大额批发类支付服务,在未纳入集中清算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最重要的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分散存放,资金挪用、诈骗等风险易发。其中,一些支付机构基于备付金利息收入大肆开展低价倾销、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大型支付机构则以高额备付金存放为利诱,提高议价能力,抬高利率中枢,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今年3月份网联披露的公开数据,截至2018年3月13日,网联清算平台已接入341家商业银行和101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91.85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超过2.54万亿元,实现3地6中心基础设施满配和全业务功能覆盖,搭建了标准规范、运营管理、运维保障体系,全面保障网联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双十一将至,网联清算面临考验

网联公司官网表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运作,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支撑行业创新,促进公平竞争,助力资金流向有效监控,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推动行业机构资源共享和价值共赢,实现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此前,有专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联”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平台,就像银行卡之间的结算通过银联一样,在普通消费者端几乎感觉无差别。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消费者支付消费时,因为网联清算环节多了一层,有可能存在速度变慢、体验变差的可能。尤其是双11、或春节红包等支付高峰时期,或许到账慢一些。尽管网联要求支付机构派员参与筹建技术系统,但是未必做到最优,或许会造成行业支付成本的上升。

事实上,今年双十一交易额有望进一步增长。据媒体报道,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GMV)达到1682亿元人民币,移动端成交占比90%。其中,全球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笔,比去年增长41%。

因此,如何稳定、高效地处理其中与网联相关的交易,成为网联要着手推进的课题之一。 记者 宓迪

编辑:
数字报

网联写入央行金融稳定报告,双十一迎考验

新京报  作者:宓迪  2018-11-05

近日,网联清算平台被写入最新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简称《报告》)中。

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总管”,网联自设立之日起就带着“断直连”的使命。随着“断直连”的推进,以往非银行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已成“过去式”。那么,直连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双十一临近,网联清算平台是否面临一定的压力?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总管”

网联官网信息显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NetsUnion Clearing Corporation,简称NUCC)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运营机构,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按照市场化方式,组织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同参股出资,于2017年8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举例来说,用户熟悉的支付宝,就是网联股东之一。新京报记者通过企查查了解到,在网联的全部45个股东中,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腾讯旗下)两家均持股9.61%。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亦是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12%。其他还有一些体量较小的支付公司也是网联的股东。

网联主要的功能什么?业界观点认为,网联类似“第三方支付版银联”,是支付战场上一位新的“大总管”。总的来说,银行卡支付业务归银联,非银行支付机构(俗称“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归“网联”。

网联官网信息显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作为全国统一的清算系统,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实现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商业银行一点接入,提供公共、安全、高效、经济的交易信息转接和资金清算服务,组织制定并推行平台系统及网络支付市场相关的统一标准规范,协调和仲裁业务纠纷,并将提供风险防控等专业化的配套及延展服务。

“断直连”有望终结支付风险隐患

“断直连”是网联平台诞生的使命之一。最新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有提及。

《报告》称,2010年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许可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业务。自此,非银行支付特别是网络支付业务飞速发展。而在网联清算平台建立以前,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采用典型的代理清算模式,115家从事网络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分别与上百家银行系统连接,这一模式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在“断直连”以前,支付清算业务领域存在诸多风险。首先是,多头开立账户,运维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其次是,接口标准和安全规范不统一,支付交易信息碎片化严重,且游离于监管之外,风险隐患较大。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支付机构为地方股权交易平台甚至无牌照的金融交易场所提供资金结算通道,介入大额批发类支付服务,在未纳入集中清算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最重要的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分散存放,资金挪用、诈骗等风险易发。其中,一些支付机构基于备付金利息收入大肆开展低价倾销、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大型支付机构则以高额备付金存放为利诱,提高议价能力,抬高利率中枢,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今年3月份网联披露的公开数据,截至2018年3月13日,网联清算平台已接入341家商业银行和101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91.85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超过2.54万亿元,实现3地6中心基础设施满配和全业务功能覆盖,搭建了标准规范、运营管理、运维保障体系,全面保障网联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双十一将至,网联清算面临考验

网联公司官网表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运作,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支撑行业创新,促进公平竞争,助力资金流向有效监控,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推动行业机构资源共享和价值共赢,实现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此前,有专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联”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平台,就像银行卡之间的结算通过银联一样,在普通消费者端几乎感觉无差别。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消费者支付消费时,因为网联清算环节多了一层,有可能存在速度变慢、体验变差的可能。尤其是双11、或春节红包等支付高峰时期,或许到账慢一些。尽管网联要求支付机构派员参与筹建技术系统,但是未必做到最优,或许会造成行业支付成本的上升。

事实上,今年双十一交易额有望进一步增长。据媒体报道,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GMV)达到1682亿元人民币,移动端成交占比90%。其中,全球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笔,比去年增长41%。

因此,如何稳定、高效地处理其中与网联相关的交易,成为网联要着手推进的课题之一。 记者 宓迪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