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羊城晚报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深化粤港澳合作,对港澳特区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银保监会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深调研,积极推动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探索产品创新与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1月1日,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珠三角地区(不含深圳)共有银行业各类机构网点9387个。其中,外资银行积极布局大湾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点意愿增强。
搭建互联互通工作机制
全辖外资银行占全国16%
以“1+N”(监管+机构)和“1+7”(省局+分局)集成资源,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助力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多方联动,及时调研反映辖内机构诉求,最大化发挥监管引领、协调沟通的作用。
在加强大湾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协调推动优质资本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法人机构,推动专业性保险公司发展以及自保公司等新型保险组织试点,久隆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粤电财产自保公司获准正式开业。
11月1日,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获悉,截至2018年9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珠三角地区(不含深圳)共有银行业各类机构网点9387个。
其中,外资银行积极布局大湾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点意愿增强,如近年来玉山银行设立广州分行,富邦华一银行筹建广州分行,大华银行筹建中山分行,埃及银行和孟加拉东方银行已在广州设立代表处。截至2018年9月末,全辖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156家,占全国16%。
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
港澳保险机构互提机动车投保便利扩至广东全省
据悉,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联合港澳保险监管部门建立符合港珠澳大桥通行需求的三地车险承保理赔工作机制,将粤澳保险业机构互相提供机动车投保便利的试点范围由珠海横琴扩至广东全省,推动港澳入境车辆投保内地保险电子保单试点,为跨境车主提供便利。
近年来,广东银保监局筹备组引导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互设。截至2018年9月末,香港银行已在广东(含深圳)设立营业性机构165家,实现广东省地市全覆盖,占全国39%;2017年澳门大西洋银行横琴分行和澳门国际银行广州分行先后开业,推动实现内地澳门银行营业性机构“零突破”。同时,辖内法人银行在港澳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共8家。
在强化同业跨境协作方面,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与澳门银行公会于2018年8月1日共同签署《关于共同促进一带一路与大湾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深化粤澳两地银行业机构在信息交流、人员互通、资金融通以及金融创新和跨境合作等四个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