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别焦虑了,学学“佛系”纳德拉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7-04 15:27

2665428860.jpg

《刷新》[美] 萨提亚·纳德拉/著 陈召强 杨洋/译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总是在重复点击刷新,却很少真正理解刷新。

比如,我们天天刷手机:一夜间抢“五环外”生意的拼多多上市了;马化腾、张一鸣去年还在乌镇一张桌上吃马云缺席的饭局,今年“腾头”大战了,“腾讯是个伟大的公司,如果不封杀,就是一个更伟大的公司。”一个春天,无锡人南京人都没工夫看花,尽看滴滴和美团大战了,感慨钱比花多。

就在中国互联网大小巨头狼烟四起、酣战不已时,微软新任4年的CEO纳德拉,从“王位”走下来,向多年的宿敌苹果,向一众竞争对手敞开胸怀。他说,要爱!

这个印度裔信仰佛教的第三任CEO刷新了微软,也刷新了我们对刷新的认识。

几年来,我们以为老微软“落伍了”,傲慢的第二任CEO鲍尔默错失了移动时代,微软永远“走不出视窗”。事实上,微软最新的股票市值几乎翻了两倍,达到历史新高,又成了全球第二的公司,大象又起舞了。

纳德拉刷新了“微软的灵魂”——同理心和赋能他人。

他和前任不同。比尔·盖茨不是那种会说“嘿,做得好”的人,他会说“我来讲讲你们今天做错的20件事情”。而纳德拉是那种“烂泥滩里发现玫瑰花瓣”的鼓励者。

他的同理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把代码行写得像诗”的工程师在《刷新》这本书里写道,微软面试时,考官问他“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

“拨打911。”

“小伙子,你需要更有同情心。如果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

生活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同理心。纳德拉的第一个孩子早产了,是脑瘫,一生陷在轮椅里。第二个孩子有学习认知障碍。为了他们,夫妇俩每周末奔波在西雅图和加拿大之间。

“永远不会变好”的想法困扰了他很多年,他终于悟到人生的无常,有了慈悲心,“我内心住着的科学家热爱这种简洁扼要的人生设定”。

科技让“不会变好”的家美好起来。三个高中生在他儿子的轮椅上安装了传感器,儿子轻松用头触发传感器,而不求助任何人,就能播放音乐,获得了自由。

从三个高中生身上,纳德拉思考微软的“灵魂”。1975年,比尔·盖茨创办微软时,有钱人和大企业才买得起电脑,他创业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电脑”。这个愿望实现了。

微软的下个、下下个梦想是什么?他反思在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脑“牵牛星”上,程序员写下第一行代码,这个代码背后的精神是什么?他意识到,原来科技的原点,就是让每个人成就不凡。

他重新刷新了微软的文化。“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掉”。他 “去视窗化”,去比尔盖茨化,把核心放到“云与AI”。这个光头领导,鼓励傲慢的“什么都懂”的微软人,低下身子,打破边界,“什么都学”。

在苹果的销售会议上,纳德拉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一部iPhone,人们惊讶地尖叫着,没有人见过微软首席执行官公开展示苹果产品。这是微软史诗性的一幕。

他把CEO中的C理解为culture(文化),他把企业归结在“人”上,它是数以千计的人每天做出的100万个决定的总和。不再是微软雇用员工,而是人在雇用微软。

这是不是显出我们互联网企业的“小”和“自我中心”?我们听互联网巨头动不动说,要护城河,却很少开闸放水。

我们的企业说刷新、打破边界、迭代吗?当然,企业满墙这样的标语。可不久前还被负面新闻缠身的拼多多,一夜间上市,连员工都说“实在没想到这么快”。拼多多刷新吗?刷!可它刷的是速度,也许意在“韭菜”,不是纳德拉说的企业灵魂的刷新。

诺基亚被收购时,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的话犹在耳畔。

中国互联网企业竞争空前,乐视倒了,摩拜被收购了,ofo正在被收购的路上,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企业都在拼命奔跑、进化,但很多进化的终点是“上市”、或者被BAT溢价收购,赶在凛冬前变现,而忘掉了“科技让人更美好”的初心。正如《三体》作者刘慈欣说的:“在中国,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

焦虑的互联网企业,学学“佛系”的纳德拉吧,他用了更大的容器装微软,但思维是没有边界的。

我这个文科生一直以为0.999……(无限循环小数),距离1总是缺那么一点点,终究无法抵达1。事实上,一点都不缺,这个循环小数就等于1。限制我的,是我的思维方式。

也许,纳德拉早就参透了这个数。

编辑:
数字报

大佬们别焦虑了,学学“佛系”纳德拉

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8-07-04

2665428860.jpg

《刷新》[美] 萨提亚·纳德拉/著 陈召强 杨洋/译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总是在重复点击刷新,却很少真正理解刷新。

比如,我们天天刷手机:一夜间抢“五环外”生意的拼多多上市了;马化腾、张一鸣去年还在乌镇一张桌上吃马云缺席的饭局,今年“腾头”大战了,“腾讯是个伟大的公司,如果不封杀,就是一个更伟大的公司。”一个春天,无锡人南京人都没工夫看花,尽看滴滴和美团大战了,感慨钱比花多。

就在中国互联网大小巨头狼烟四起、酣战不已时,微软新任4年的CEO纳德拉,从“王位”走下来,向多年的宿敌苹果,向一众竞争对手敞开胸怀。他说,要爱!

这个印度裔信仰佛教的第三任CEO刷新了微软,也刷新了我们对刷新的认识。

几年来,我们以为老微软“落伍了”,傲慢的第二任CEO鲍尔默错失了移动时代,微软永远“走不出视窗”。事实上,微软最新的股票市值几乎翻了两倍,达到历史新高,又成了全球第二的公司,大象又起舞了。

纳德拉刷新了“微软的灵魂”——同理心和赋能他人。

他和前任不同。比尔·盖茨不是那种会说“嘿,做得好”的人,他会说“我来讲讲你们今天做错的20件事情”。而纳德拉是那种“烂泥滩里发现玫瑰花瓣”的鼓励者。

他的同理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把代码行写得像诗”的工程师在《刷新》这本书里写道,微软面试时,考官问他“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

“拨打911。”

“小伙子,你需要更有同情心。如果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

生活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同理心。纳德拉的第一个孩子早产了,是脑瘫,一生陷在轮椅里。第二个孩子有学习认知障碍。为了他们,夫妇俩每周末奔波在西雅图和加拿大之间。

“永远不会变好”的想法困扰了他很多年,他终于悟到人生的无常,有了慈悲心,“我内心住着的科学家热爱这种简洁扼要的人生设定”。

科技让“不会变好”的家美好起来。三个高中生在他儿子的轮椅上安装了传感器,儿子轻松用头触发传感器,而不求助任何人,就能播放音乐,获得了自由。

从三个高中生身上,纳德拉思考微软的“灵魂”。1975年,比尔·盖茨创办微软时,有钱人和大企业才买得起电脑,他创业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电脑”。这个愿望实现了。

微软的下个、下下个梦想是什么?他反思在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脑“牵牛星”上,程序员写下第一行代码,这个代码背后的精神是什么?他意识到,原来科技的原点,就是让每个人成就不凡。

他重新刷新了微软的文化。“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掉”。他 “去视窗化”,去比尔盖茨化,把核心放到“云与AI”。这个光头领导,鼓励傲慢的“什么都懂”的微软人,低下身子,打破边界,“什么都学”。

在苹果的销售会议上,纳德拉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一部iPhone,人们惊讶地尖叫着,没有人见过微软首席执行官公开展示苹果产品。这是微软史诗性的一幕。

他把CEO中的C理解为culture(文化),他把企业归结在“人”上,它是数以千计的人每天做出的100万个决定的总和。不再是微软雇用员工,而是人在雇用微软。

这是不是显出我们互联网企业的“小”和“自我中心”?我们听互联网巨头动不动说,要护城河,却很少开闸放水。

我们的企业说刷新、打破边界、迭代吗?当然,企业满墙这样的标语。可不久前还被负面新闻缠身的拼多多,一夜间上市,连员工都说“实在没想到这么快”。拼多多刷新吗?刷!可它刷的是速度,也许意在“韭菜”,不是纳德拉说的企业灵魂的刷新。

诺基亚被收购时,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的话犹在耳畔。

中国互联网企业竞争空前,乐视倒了,摩拜被收购了,ofo正在被收购的路上,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企业都在拼命奔跑、进化,但很多进化的终点是“上市”、或者被BAT溢价收购,赶在凛冬前变现,而忘掉了“科技让人更美好”的初心。正如《三体》作者刘慈欣说的:“在中国,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

焦虑的互联网企业,学学“佛系”的纳德拉吧,他用了更大的容器装微软,但思维是没有边界的。

我这个文科生一直以为0.999……(无限循环小数),距离1总是缺那么一点点,终究无法抵达1。事实上,一点都不缺,这个循环小数就等于1。限制我的,是我的思维方式。

也许,纳德拉早就参透了这个数。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