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井喷” 新股七成“破发”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倪伟 发表时间:2018-07-02 16:02

今年港股市场迎来IPO大年,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增幅49%,而融资额反而下降17%;此外,新股破发率高达70.3%。德勤预期,年内还将有至少五家融资超百亿港元公司和十家独角兽企业赴港上市。市场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喷”虽然提升市场总体交投情绪,但是也会带来市场过热的压力,引发由包括资金面趋紧、投资关注度过于集中以及估值盈利不匹配而造成的大面积“破发潮”。

IPO激增募资额下降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共有101只新股登陆香港市场,相较于2017年上半年上市的68只新股,同比增加49%。数量上来看,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达到全球首位,其中又以新经济类公司赴港上市热情最为高涨。但是从募资额度上来看,新股数量的增加并未能带动融资额的增加。上半年101只新股合计募资金额仅达503亿港元,而2017年68只新股募资额为548亿港元,目前募资额处于自2016年同期以来的低位。

再从香港2018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资额的情况来看,共募资总额为316亿港元。其中排名居首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募资88亿港元;其他位列前五的分别为江西银行H股募资74亿港元;甘肃银行H股募资68亿港元;正荣地产募资45亿港元;雅居乐雅生活服务H股募资41亿港元。而2017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资总额为379亿港元。其中国泰君安证券H股募资额172亿港元居首;其他位列前五的包括广州农村商业银行H股募资93亿港元;药明生物技术募资46亿港元;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H股募资35亿港元;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募资34亿港元。从数据来看,2018年前五大融资公司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逾17%,而上半年融资冠军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融资额较2017年的国泰君安证券H股也下降了逾一半。

从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上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消费类行业比重最大,较2017年上涨逾12%,达到33%。但在融资额方面,金融服务业占据明显优势,以175亿港元的融资额远超其他行业。近期上市的公司中,又以新经济类公司较多,包括小米开始公开认购、美团披露招股书、映客通过上市聆聆讯、华兴资本也正式提交申请。

新股流行“破发”

德勤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2018年下半年,香港还将有最少5只融资最少100亿港元的新股上市,另外,还有约10家独角兽上市。但是,由于申请上市名单显示以中小型申请人为主,因此德勤维持其预测,2018年全年香港将会有大约180只新股融资1600亿-1900亿港元。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资本市场主管Liz Myers表示,摩根大通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过去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将是巨型IPO频出的一年。同时,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日前在香港LME亚洲年会上表示,预计更多公司将会在今年8月以后在港股上市,而9月到11月将是上市的高峰期。

然而,伴随着“上市潮”一同出现的还有“破发潮”,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港股发行的101只新股中,截至29日收盘有71只破发,破发率高达70.3%。被市场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年内股价均呈现较大跌幅,其中除了阅文集团还未破发外,众安在线破发17%、平安好医生破发8.76%、雷蛇破发51.03%、易鑫集团破发57.27%。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喷”导致市场出现“过热”压力,资金面承压、资金过于集中于明星新股以及估值过分炒高等因素,导致了“破发潮”的出现。首先,港股市场资金面2018年本身就面临内外多重压力,包括资金回流美元、银行间结余降低、南下资金降速等。此时市场叠加IPO“井喷”,资金面或“雪上加霜”。其次,下半年港股市场预期将有很多“明星”公司现身,如小米、蚂蚁金服、滴滴、海底捞等等,这些公司将吸引大量资金的注意力,而同时上市的小型企业能否得到资金足够的支撑,令人担忧。第三,很多有着“新经济”光环的企业,其估值被市场过分炒高,其实际盈利能力并不足以支撑其过高的估值,这也是当前港股市场的新股掀起“破发潮”的直接原因。

编辑:
数字报

港股IPO“井喷” 新股七成“破发”

中国经济网  作者:倪伟  2018-07-02

今年港股市场迎来IPO大年,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增幅49%,而融资额反而下降17%;此外,新股破发率高达70.3%。德勤预期,年内还将有至少五家融资超百亿港元公司和十家独角兽企业赴港上市。市场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喷”虽然提升市场总体交投情绪,但是也会带来市场过热的压力,引发由包括资金面趋紧、投资关注度过于集中以及估值盈利不匹配而造成的大面积“破发潮”。

IPO激增募资额下降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共有101只新股登陆香港市场,相较于2017年上半年上市的68只新股,同比增加49%。数量上来看,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达到全球首位,其中又以新经济类公司赴港上市热情最为高涨。但是从募资额度上来看,新股数量的增加并未能带动融资额的增加。上半年101只新股合计募资金额仅达503亿港元,而2017年68只新股募资额为548亿港元,目前募资额处于自2016年同期以来的低位。

再从香港2018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资额的情况来看,共募资总额为316亿港元。其中排名居首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募资88亿港元;其他位列前五的分别为江西银行H股募资74亿港元;甘肃银行H股募资68亿港元;正荣地产募资45亿港元;雅居乐雅生活服务H股募资41亿港元。而2017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资总额为379亿港元。其中国泰君安证券H股募资额172亿港元居首;其他位列前五的包括广州农村商业银行H股募资93亿港元;药明生物技术募资46亿港元;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H股募资35亿港元;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募资34亿港元。从数据来看,2018年前五大融资公司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逾17%,而上半年融资冠军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融资额较2017年的国泰君安证券H股也下降了逾一半。

从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上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消费类行业比重最大,较2017年上涨逾12%,达到33%。但在融资额方面,金融服务业占据明显优势,以175亿港元的融资额远超其他行业。近期上市的公司中,又以新经济类公司较多,包括小米开始公开认购、美团披露招股书、映客通过上市聆聆讯、华兴资本也正式提交申请。

新股流行“破发”

德勤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2018年下半年,香港还将有最少5只融资最少100亿港元的新股上市,另外,还有约10家独角兽上市。但是,由于申请上市名单显示以中小型申请人为主,因此德勤维持其预测,2018年全年香港将会有大约180只新股融资1600亿-1900亿港元。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资本市场主管Liz Myers表示,摩根大通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过去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将是巨型IPO频出的一年。同时,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日前在香港LME亚洲年会上表示,预计更多公司将会在今年8月以后在港股上市,而9月到11月将是上市的高峰期。

然而,伴随着“上市潮”一同出现的还有“破发潮”,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港股发行的101只新股中,截至29日收盘有71只破发,破发率高达70.3%。被市场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年内股价均呈现较大跌幅,其中除了阅文集团还未破发外,众安在线破发17%、平安好医生破发8.76%、雷蛇破发51.03%、易鑫集团破发57.27%。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喷”导致市场出现“过热”压力,资金面承压、资金过于集中于明星新股以及估值过分炒高等因素,导致了“破发潮”的出现。首先,港股市场资金面2018年本身就面临内外多重压力,包括资金回流美元、银行间结余降低、南下资金降速等。此时市场叠加IPO“井喷”,资金面或“雪上加霜”。其次,下半年港股市场预期将有很多“明星”公司现身,如小米、蚂蚁金服、滴滴、海底捞等等,这些公司将吸引大量资金的注意力,而同时上市的小型企业能否得到资金足够的支撑,令人担忧。第三,很多有着“新经济”光环的企业,其估值被市场过分炒高,其实际盈利能力并不足以支撑其过高的估值,这也是当前港股市场的新股掀起“破发潮”的直接原因。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