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差沉底精英登顶 A股迎来分层时代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翔峰 陈健 发表时间:2018-06-08 22:22

股市中常有这样的案例:散户投资者动用多年积蓄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入那些宣称很快就会重组成功的ST股或多年主营业务亏损却拥有石墨烯、互联网金融等众多概念的“故事大王”。他们相信可以获利而退,但往往音乐停止、灯光亮起,才发现自己站在舞池中央。

如今这些投资者正在经历A股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风格变化,IPO持续供给、A股纳入MSCI等多重因素催化投资生态变迁,促使A股实现自发式市场分层:业绩差、编故事的股票沉淀到市场底部,无人问津;持续盈利、稳健成长的精英企业则登上市场顶端。

差股穷途末路

5月22日晚间,上交所根据上市公司委员会审核意见,决定*ST吉恩、*ST昆机股票中止上市。同日,*ST海润、*ST上普暂停上市。

李勇是*ST海润的投资者,他参加了一个*ST海润投资者群。

今年以来这个群经历过几次变化。 最早是*ST海润认为公告,业绩预亏-23.7亿元到-28.4亿元之间。但很快有人认为是利空出尽、轻装上阵、重组预期强烈。接着是5月22日晚间,仍无人喊减仓。6月6日,*ST海润公告,公司董事长李延人申请辞职。有人在群里贴了这样一段话:“更换董事长是预料之中的事。换言之,做好高层变动对未来推进重组更有利,下一步实控人的代言人上台,对人员框架以及董事会内部整合, 同时对主营和生产会做出进一步规划和推进, 预计下半年可见成效。”

“这段话源自股吧,他们贴到群里安慰别人也安慰自己。 现在股票暂停上市,翻身基本不可能。”李勇不认为*ST海润能恢复上市。他不是一只A股“菜鸟”,多年来李勇一直偏爱小市值、业绩差的垃圾股。“股小好坐庄”“烂股有人扛”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是今年市场明显发生改变。“很多烂股起不来,监管这么严,ST股不好做了,大家都在谈价值投资。”李勇说。

年初以来低流动性、小市值股票越来越多。根据统计,截至6月3日,总市值30亿元以下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44只,占全部A股(3519只)比例为18.3%;流通市值10亿元以下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26只,占比6.42%。

“随着监管趋严,投资者回归理性,小市值股票的壳价值会越来越低,后续这类股票‘乌鸦变凤凰’的机会越来越少。”上海合金汇盈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泽宝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A股纳入MSCI、IPO持续供给等因素影响,A股投资生态发生变化,优质公司受到更多关注,编题材、讲故事的公司越来越没有市场。

海通资管权益投资一部总监刘伟说,小市值股票的大量出现,本质上在于此类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较差。如今投资者倾向于配置行业地位显著、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较强盈利能力的优质公司,这表现在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给予较高估值溢价。他预计这种状态将常态化

投资生态嬗变

业绩较差的小市值股票正在陷入股价下跌、市场关注减少、股价继续下跌的循环。与之相对的是,蓝筹白马等股票持续表现出色。6月6日茅台股价刺破800元,总市值突破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从2015年A股大幅波动以来,茅台累计上涨超过400%。

业内人士分析,从过往历史看,A股市场分化并不鲜见,但向来以板块轮动为主,往往整个板块同涨同跌,比如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2013年至2014年,创业板走出一波牛市。“那时市场喜欢中小盘股,有基本面支撑,除了内生性增长外,还有很多并购重组等外延式发展。而现在很多小市值股票基本面较差,投资者不再相信并购重组。在流动性整体偏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凸显。”刘伟说。

A股市场正在经历的是以业绩为核心进行分层,部分业绩差的公司沉淀到市场底部无人问津,持续盈利、持续成长的精英企业登上市场顶端。无论是创业板、中小板,还是主板,只要公司业绩出色、质地优良,2016年以来股价大多表现出色,但是沉疴缠身、业绩乏力、概念满天飞的股票则难以翻身。

在业内人士看来,包括投资者结构、市场流动性、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共同导致了A股市场分层。

以投资者结构为例,2016年以来A股散户投资者明显减少,公募等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加。陆股通以及纳入MSCI等更是加快了A股引入国际化投资者的步伐。来自成熟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引领着此轮A股市场变化。截至6月6日,陆股通(沪股通和深股通)北上资金自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近5000亿元,持续创新高,占沪深两市总流通市值的1.15%。长线价值投资是海外机构的核心逻辑,在其带动下,贵州茅台、恒瑞医药、海康威视等白马股票表现出色。更多A股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大象可以起舞,舞姿也会曼妙。

“短期来看,市场资金面较紧张,增量多是A股纳入MSCI带来资金、养老基金、北上资金。它们青睐业绩确定性高、经营能力强、团队可靠的上市公司。”上海万丰友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泓江说。

监管新政也在引导投资理念的改变。无论是独角兽被推到IPO台前,还是CDR一步步坚实推进,这些政策向市场传递的都是鼓励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于有核心竞争力、能为投资者和国家真正带来效益的企业。

咬定价值主线

市场人士认为,从更长的区间来看,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分化也会愈发加剧。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关注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是核心逻辑。

李泓江表示,A股市场赚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货币宽松带来的收益;二是企业本身盈利增长带来的收益;三是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收益。目前流动性偏紧,只有企业价值增长部分有望获得收益。

“从全球来看,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不断,以及主要大国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在此背景下,投资机会体现为更强的结构性特征,泛消费和科技创新两大领域是我们重点关注方向。我们投资研究体系的核心在于分析影响行业及公司净利润变化的驱动因素,把握确定性投资机会,做时间的朋友。”刘伟表示。

廖泽宝表示,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机构投资者必然更加注重投研投入。可以说2018年是价值投资真正的元年。

“投资机构存在优胜劣汰,以后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就靠投研能力。此前很多机构都是赚快钱,甚至没有设置投研部门,现在发现那种方法玩不转了,例如一些简单粗暴的策略,包括买小市值股票等。以前不看基本面,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接到最后一棒就万事大吉。随着监管趋严、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投资者逐步走向理性,各种乱象会逐步消失。公司日常工作就是挖掘企业是否具备独特竞争力。”廖泽宝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投资者越来越信赖专业机构。李泓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以来公司高净值客户中,个人购买公司产品的资金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投资者在独立操作收益下降之后,更愿意把资金交给机构投资者打理。

编辑:
数字报

绩差沉底精英登顶 A股迎来分层时代

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翔峰 陈健  2018-06-08

股市中常有这样的案例:散户投资者动用多年积蓄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入那些宣称很快就会重组成功的ST股或多年主营业务亏损却拥有石墨烯、互联网金融等众多概念的“故事大王”。他们相信可以获利而退,但往往音乐停止、灯光亮起,才发现自己站在舞池中央。

如今这些投资者正在经历A股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风格变化,IPO持续供给、A股纳入MSCI等多重因素催化投资生态变迁,促使A股实现自发式市场分层:业绩差、编故事的股票沉淀到市场底部,无人问津;持续盈利、稳健成长的精英企业则登上市场顶端。

差股穷途末路

5月22日晚间,上交所根据上市公司委员会审核意见,决定*ST吉恩、*ST昆机股票中止上市。同日,*ST海润、*ST上普暂停上市。

李勇是*ST海润的投资者,他参加了一个*ST海润投资者群。

今年以来这个群经历过几次变化。 最早是*ST海润认为公告,业绩预亏-23.7亿元到-28.4亿元之间。但很快有人认为是利空出尽、轻装上阵、重组预期强烈。接着是5月22日晚间,仍无人喊减仓。6月6日,*ST海润公告,公司董事长李延人申请辞职。有人在群里贴了这样一段话:“更换董事长是预料之中的事。换言之,做好高层变动对未来推进重组更有利,下一步实控人的代言人上台,对人员框架以及董事会内部整合, 同时对主营和生产会做出进一步规划和推进, 预计下半年可见成效。”

“这段话源自股吧,他们贴到群里安慰别人也安慰自己。 现在股票暂停上市,翻身基本不可能。”李勇不认为*ST海润能恢复上市。他不是一只A股“菜鸟”,多年来李勇一直偏爱小市值、业绩差的垃圾股。“股小好坐庄”“烂股有人扛”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是今年市场明显发生改变。“很多烂股起不来,监管这么严,ST股不好做了,大家都在谈价值投资。”李勇说。

年初以来低流动性、小市值股票越来越多。根据统计,截至6月3日,总市值30亿元以下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44只,占全部A股(3519只)比例为18.3%;流通市值10亿元以下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26只,占比6.42%。

“随着监管趋严,投资者回归理性,小市值股票的壳价值会越来越低,后续这类股票‘乌鸦变凤凰’的机会越来越少。”上海合金汇盈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泽宝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A股纳入MSCI、IPO持续供给等因素影响,A股投资生态发生变化,优质公司受到更多关注,编题材、讲故事的公司越来越没有市场。

海通资管权益投资一部总监刘伟说,小市值股票的大量出现,本质上在于此类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较差。如今投资者倾向于配置行业地位显著、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较强盈利能力的优质公司,这表现在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给予较高估值溢价。他预计这种状态将常态化

投资生态嬗变

业绩较差的小市值股票正在陷入股价下跌、市场关注减少、股价继续下跌的循环。与之相对的是,蓝筹白马等股票持续表现出色。6月6日茅台股价刺破800元,总市值突破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从2015年A股大幅波动以来,茅台累计上涨超过400%。

业内人士分析,从过往历史看,A股市场分化并不鲜见,但向来以板块轮动为主,往往整个板块同涨同跌,比如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2013年至2014年,创业板走出一波牛市。“那时市场喜欢中小盘股,有基本面支撑,除了内生性增长外,还有很多并购重组等外延式发展。而现在很多小市值股票基本面较差,投资者不再相信并购重组。在流动性整体偏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凸显。”刘伟说。

A股市场正在经历的是以业绩为核心进行分层,部分业绩差的公司沉淀到市场底部无人问津,持续盈利、持续成长的精英企业登上市场顶端。无论是创业板、中小板,还是主板,只要公司业绩出色、质地优良,2016年以来股价大多表现出色,但是沉疴缠身、业绩乏力、概念满天飞的股票则难以翻身。

在业内人士看来,包括投资者结构、市场流动性、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共同导致了A股市场分层。

以投资者结构为例,2016年以来A股散户投资者明显减少,公募等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加。陆股通以及纳入MSCI等更是加快了A股引入国际化投资者的步伐。来自成熟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引领着此轮A股市场变化。截至6月6日,陆股通(沪股通和深股通)北上资金自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近5000亿元,持续创新高,占沪深两市总流通市值的1.15%。长线价值投资是海外机构的核心逻辑,在其带动下,贵州茅台、恒瑞医药、海康威视等白马股票表现出色。更多A股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大象可以起舞,舞姿也会曼妙。

“短期来看,市场资金面较紧张,增量多是A股纳入MSCI带来资金、养老基金、北上资金。它们青睐业绩确定性高、经营能力强、团队可靠的上市公司。”上海万丰友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泓江说。

监管新政也在引导投资理念的改变。无论是独角兽被推到IPO台前,还是CDR一步步坚实推进,这些政策向市场传递的都是鼓励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于有核心竞争力、能为投资者和国家真正带来效益的企业。

咬定价值主线

市场人士认为,从更长的区间来看,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分化也会愈发加剧。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关注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是核心逻辑。

李泓江表示,A股市场赚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货币宽松带来的收益;二是企业本身盈利增长带来的收益;三是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收益。目前流动性偏紧,只有企业价值增长部分有望获得收益。

“从全球来看,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不断,以及主要大国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在此背景下,投资机会体现为更强的结构性特征,泛消费和科技创新两大领域是我们重点关注方向。我们投资研究体系的核心在于分析影响行业及公司净利润变化的驱动因素,把握确定性投资机会,做时间的朋友。”刘伟表示。

廖泽宝表示,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机构投资者必然更加注重投研投入。可以说2018年是价值投资真正的元年。

“投资机构存在优胜劣汰,以后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就靠投研能力。此前很多机构都是赚快钱,甚至没有设置投研部门,现在发现那种方法玩不转了,例如一些简单粗暴的策略,包括买小市值股票等。以前不看基本面,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接到最后一棒就万事大吉。随着监管趋严、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投资者逐步走向理性,各种乱象会逐步消失。公司日常工作就是挖掘企业是否具备独特竞争力。”廖泽宝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投资者越来越信赖专业机构。李泓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以来公司高净值客户中,个人购买公司产品的资金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投资者在独立操作收益下降之后,更愿意把资金交给机构投资者打理。

编辑:
新闻排行版